第262部分(3 / 4)

小說:千山記 作者:樂樂陶陶

挺高興,蕭何得以平安。

謝莫如拿此事給五皇子出主意,這叫什麼餿主意!真個女人心眼兒!也就看到這眼前一畝三分地了!穆元帝想了想,依舊將信封好,命人連同奏章一道發了出去。

五皇子正忙得跟狗一般,見著他媳婦的家書,開啟來一看,前半截還挺美的,想著家裡幸虧有他媳婦看著,孩子們學習也有個進度,五皇子當差多年,深知不能光會讀書,以後孩子們當差啥的,必要懂得經濟世俗,不然容易被騙。看到後半截,五皇子登時大怒,心說,老子還沒回去呢,就有人給老子下絆子。他這會兒早把靖江王宮裡的財物清點明白了,五皇子頗有良心,這些年打仗,將士們發點兒打仗財他睜隻眼閉隻眼的,不過,靖江城和平投降,故此,王宮裡的東西,五皇子沒叫人動,一樣樣都封存好了的,連帶靖江王的各種璽印,一一都收繅了,就等著回帝都上交他皇爹呢。結果,就有人造謠說他得了傳國玉璽,這打哪兒說理去啊!

五皇子召來柳扶風等人說了此事,五皇子猶帶怒容,道,“真個天地良心,咱們這打了好幾年的仗,眼瞅要回去了,給來這一出。這無中生有的,也忒陰毒了些!”

這事,五皇子沒瞞著,卻也沒張揚,在座的也就是柳扶風、李九江、江行雲、李宇、蘇巡撫、唐總督幾人,如李宇、蘇巡撫、唐總督雖算不得心腹,可這些年相處下來,彼此都處的不錯。且這事沒有瞞著的必要,早晚他們也能知道。近來,大家忙著各種事務還忙不清呢,驟聞此事,都震驚不已。便是唐總督這樣的老油條也覺著傳國玉璽這絕戶計使得太過陰損,不過,大家都是官場裡的老狐狸了,陰損的事也見得多了,唐總督立刻道,“殿下還需寫份奏章澄清此事方好,萬不能讓人誤會了去。便是我等,既知此事,必給殿下做個佐證的。”這謠言,倘真傳大了,事發江南,五皇子倒黴,他們這些近臣怕也落不得好去。

五皇子輕嘆,“此事,可大可小,我只擔心幕後之人別有用心。這幾年,死了多少人,將士們刀裡來火裡去,總算把仗打完了。大家夥兒有此一遭,沒白操這幾年的心出這幾年的力,以後史書上都會留個名兒。我自己,老婆孩子,也想過幾年舒心日子。人說,樂極生悲,咱們還沒樂呢,眼下便有禍事臨頭,也是告誡我等,縱有些許功勞,亦需謹言慎行方好。這傳國玉璽一事,蘇巡撫你雖年長,卻也不見得知這裡頭的舊時淵源,倒是唐總督,應知曉幾分吧。”

唐總督先時反應那般迅速,就是因知些舊事,生怕此事鬧大。見五皇子點他的名,唐總督謙道,“臣虛長几歲,說來那時臣也不過剛有功名,正遇著朝廷平判英國公謀逆之事。英國公謀逆大案,說來牽扯極深,我也是聽人說的,裡頭還有柳將軍祖母孃家寧國府滅門一事。”唐總督雖未親歷舊事,但他出身官宦世家,人面廣,訊息也靈通,且畢竟經歷了舊年風雲的尾巴,這件事唐總督還真知道的七七八八。就從老寧國公遺折上書一事說起,三言兩語便交待了傳國玉璽來歷,五皇子聽著邪乎,問柳扶風,“老寧國公如何知道英國公家裡事的?”

柳扶風無奈,“殿下,那會兒臣還沒影兒呢。”

五皇子一拍自己腦門兒,“可不是麼。”

柳扶風道,“臣以往倒是聽臣祖母說起過寧國府舊事,可也就是唐總督說的這些了,再多的,家祖母彼時剛嫁給家祖父,再者,她是女眷,寧國府的事知道的也並不多。後來寧國府滿門抄斬,如家祖母的兄弟都是在刑部大牢便沒了的,就是家祖母也沒得見最後一面,再有些王家子孫,或流或放或殺,現也沒人了。”

五皇子聽得不由一嘆,“王妃在信中所寫,也就是唐總督說的這般。這傳國玉璽,到底誰也沒見過。如今又嚷嚷出來,不知道到底意欲何為呢?倘是小事我並不擔心,就擔心有人藉機構陷罪名。我總是父皇親子,眼瞅要回帝都論功,我不願你們白辛苦這幾年。”

蘇巡撫道,“殿下安心,陛下聖明燭照,斷不會為小人所惑。”

五皇子道,“你們心下都有個數,我知道你們都不是輕狂人,我也不擔心你們,只是,誰手下沒幾個人呢,不見得個個就是穩當的,你們多瞧著他們些,別先前刀槍劍雨都過來了,結果轉頭填別人坑裡去,我瞧著,這還只是個開頭呢。”

諸人皆應了。

五皇子同諸人談了一回心事,其實心下倒並不擔心江南議功之事,縱有人要添堵,也得看看時機,當初江南設大總督行轅,南安侯手下是何等配置,帝都沒有權貴之家不伸手的,基本上都派了家族子弟過來。後,江南生亂,有死了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