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2 / 4)

小說:千山記 作者:樂樂陶陶

我靠,這是謝王妃要同靖江王重敘親緣的意思麼!王爺,你是個啥意思啊!

王爺沒啥意思,王爺在祭過岳母後就帶著王妃去看新兵訓練了,當然,也沒忘了去當地駐軍的軍營看看。尤其發軍餉的日子,王爺還經常打埋伏,搞個微服私訪去看兵士的軍餉可發到各人手裡。五皇子早有話在先,以後誰敢貪一文軍餉,分分鐘就是掉腦袋的事!

給五皇子這一整治,軍中氣象煥然一新。

倒是靖江王聽了錢長史的回稟,聽了謝莫如說的話,不由一嘆,道,“果然是寧平皇姐的後人哪。”嘆完之後就問,“閩地現在招募多少兵馬了?還沒開始造船麼?”

看吧,人家傳統就是該來往時來往,該相殺時相殺。

魏國夫人祭日時,靖江王打發長史官送了奠儀,待得靖江世子生辰,謝莫如五皇子也打發張長史去送了壽禮。

永定侯同李九江說及此事時,李九江剛剛第一期五千募兵結束,笑道,“靖江王畢竟是世祖皇后親子,與先帝與輔聖公主都是至親。王爺王妃自然也不是外人,說來,皇室王妃,就是咱們王妃同靖江王血緣最近了。既到了閩地,離得這樣近,自然該多來往。”

這個道理,永定侯自然明白的,永定侯道,“只擔心小人多事,恕我直言,閩地離帝都畢竟遠些哪。”

李九江雲淡風輕的一笑,“這樣的話,王妃既然敢說,事先怎會不做些準備呢。”

永定侯心下微凜。

李九江這話既然敢說,自然不是在搪塞或者糊弄或者隨口一說,憑永定侯對李九江的瞭解,李九江說話,從來不輕率。

永定侯的政治經驗,立刻明白,不是五皇子夫婦對穆元帝報備過,就是事先有什麼別的準備,總之是不會讓穆元帝誤會的準備。

永定侯笑,“這就好。”他現在自然是盼著五皇子夫婦越順遂越好,永定侯只盼著帝都說五皇子壞話的人裡頭沒有大皇子一系的人才好。

但,這話他既然知曉,實在不能確定大皇子能不知道。再加上先前五皇子找穆元帝告狀軍備之事,直接導致大皇子丟了兵部的差使。這仇結的,憑永定侯對女婿的瞭解,絕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化解的啊。如果此話傳回帝都……

李九江似乎看出永定侯笑容下的擔憂,微微一笑,端起青瓷盞,淺呷一口。

事實上,有一件事,知道的人不多。

謝莫如與五皇子就藩前,私下見過穆元帝一面。穆元帝與謝莫如,彼此既有血緣又有親緣,但,兩人對彼此的感觀委實一般,但,這委實一般的感觀偏偏並不影響倆人政治上的合作。

謝莫如事先打聽了一些靖江王同先帝、輔聖公主之間的事,就與穆元帝說了,“當年靖江王自宮內搬到宮外,待世祖皇后過逝,輔聖公主打發靖江王就藩,靖江王當恨極了輔聖公主,但如今,最懷念輔聖公主的人想必也是他了。”

穆元帝的臉色就不大好看,五皇子當時還給媳婦使眼色,唉喲,別盡說叫父皇添堵的話啊。謝莫如說完後就道,“這話,我會同靖江王說。我說這話,想必靖江王不會為我保密,我們遠在閩地,介時陛下不必聽信小人讒言。”

穆元帝儘管臉色不大好,依舊道,“朕並非偏聽偏信之人,你們只管放心就藩。”信不過謝莫如,他也信得過自己兒子。而且,穆元帝不相信謝莫如會背棄當朝投靠靖江王,靖江王能給謝莫如的,遠不比當朝多。

永定侯自是不知曉這等內情,但在李九江的話語間,這位經驗老道的侯爺隱隱察覺了些什麼。

太子大皇子同樣不知,可惜的是,沒有李九江這樣的人來提點他們。此二人相信的是眾口爍金,積毀銷骨,三人成虎。

好在太子大皇子這把年歲,自不會親自上陣,但二人在朝中多年,忠心之人也有不少。先是御史臺的一位小御史說聽此流言,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不如陛下派欽差問一問閩王,閩王妃可有說此不妥之言。

小御史不值一提,鐵御史先斥,“此話不知有何不妥!靖江王本就與先帝、輔聖公主車、寧榮大長公主同母所出,如今先帝、輔聖公主仙逝,靖江王身為人弟,難道竟毫不念想兄姐!此乃正經人倫之義,爾等不糾百官之錯,不察民風之艱,竟在此挑撥皇家骨肉,是何居心!”

小御史能出來打頭陣,也是有所倚仗的,他道,“輔聖之功,天下皆知,陛下更是年年祭祀未少,謝王妃怎能說,還想著念著輔聖公主的,就是靖江王了!這話,臣以為大大不妥!”

鐵御史氣地,“你從哪兒聽來的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