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令人給五兒子送去,讓兒子勿必安排好李宇,保證李宇安全之類云云。
五皇子收著他爹的急信,以為是啥事,結果一看,李宇表兄千里迢迢來他這裡投軍了。五皇子當即傻眼,他是個細緻人,而且並未見著宇表兄,這事並未聲張,只同媳婦商量。謝莫如道,“先不要聲張,宇表兄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到了閩安也能找著咱們府上。到他來了,咱們再妥當安排就是。”
五皇子道,“你看這信上,父皇還說,不要讓宇表兄涉險。他要不想打仗,早好好兒的在帝都當差呢,文康姑媽都管不了他,等他來了,不聽我的可怎麼著?”在五皇子心裡,他姑媽也算是有名的厲害人了。想到李宇,不由煩惱。
謝莫如一挑眉,“不聽你的?又不是咱們請他來的,他既是來參軍打仗的,軍人,第一要事就是得服從命令。他不聽,立刻捆起來派親衛送他回帝都!還治不了他!”李宇能離家出走,這性子就不是好馴的,只是若事事哄著他,要他有何用?這時候降伏了他,以後才有用處。若降伏不了,也不必留他,免得反生波瀾。
五皇子沉默片刻,點頭,“實在不成也只得如此了。我琢磨著,還是得把這事跟九江說一聲。”
李樵雖是永安侯庶子,也是永安侯府的人,李宇要來的事,不好不與他說的。謝莫如道,“這也有理,九江與李世子是極好的,李宇小一些,他們兄弟情也不錯。”
李宇此事,夫妻倆就閒話了幾句,轉而說起搬家的事。巡視回閩安州,閩王府已建好了,屋子都用炭火烤過,並不潮溼,這就準備搬家的事了。
搬傢什麼的,謝莫如是能手,當初從帝都說走就走,也是樣樣妥當。到了閩安,這麼些人安置在總督府,也處處周全。此次搬家,也沒什麼難的。倒比上遭在總督府安置更加迅速,因為藩王府寬敞,前面屬官住的地方,平日藩王理事之所,屬官各理事之所,都是按制修建,清楚明白。
待得正式遷居藩王府,藩王府大辦喬居宴。
這也是五皇子一行巡視閩地回閩安州的第一場宴會。
大家的心都擱回了肚子裡,且這兩月相處,感情也是有了一些的,故而,氣氛與五皇子到閩安城的第一次宴會大有不同。
謝莫如在長春宮招待閩地臣子家眷,女人間,無非是說些首飾衣裳、閩地風物,再說一說官學的招生問題。謝莫如笑,“官學的屋舍都收拾出來了,就在前頭的弘仁院。一會兒咱們去看看。”
唐夫人笑,“就是不知什麼考試?”聽說書院也不是啥官宦子弟都收,還得有入學考試,所以,這個年適齡的官宦子弟也沒過好年,都被家長壓在家裡溫書了。
謝莫如道,“五天後。”
“唉喲,這可快了。”接話的是宋太太,宋雙成是徹底投誠五皇子了,宋太太又狠狠的巴結了江行雲一回,故而此次她仍在謝莫如的邀請名單內。宋太太道,“娘娘,我只聽說這次是招會念書的孩子們。像我們武門出身,孩子唸書是比不得書香人家子弟的,倒是摔摔打打、刀槍劍戟的還成。咱們這書院,只招文官家子弟,不招武官家子弟麼?”
謝莫如笑,“這並不是,只是學裡考試,分開來考。文試與武試的內容不大相同而已。”
宋太太笑,“這可是我們武將家的福音。”
其實開始真的沒想到武官家子嗣,這是後來補上的。既是收買人心,不能只照顧文官子弟哪。
大家說笑一回,又去參觀了弘仁院。謝莫如的理念非常先進,她介紹了各位先生的授課的房屋,然後說,“倘有文官家子嗣願意學些武事的,也可以到武師傅這邊聽課就讀。武官家子嗣也是一樣的。”
之後,一行女人又去了安排給武官家子嗣用的校場,學生們可以借閱書籍的文館,住宿的房舍,以及吃飯的食堂,謝莫如道,“孩子們正是長身子的時候,他們與王爺的屬官用一個膳廚房。”
於是,大家愈發交口相贊。
五皇子一家子喬遷了新居,官學的事也安排好了,募兵的事也在進行中,然後,進了三月還未見到李宇過來,倒是永安侯府的家將先來了,而且帶來壞訊息:他家二爺不見了。
謝莫如直接道,“去募兵那裡看看。”這種離家出走的二貨,就得按二貨的神經思維來揣測。
五皇子很是擔心表兄,“宇表兄難不成直接去募兵那裡了?”
“這也無妨,九江與永定侯主持募兵之事,他們都認得李宇。”謝莫如吩咐永安侯府的幾位家將,“不過,為求穩妥,你們還是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