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2 / 4)

小說:千山記 作者:樂樂陶陶

中穆元帝藉著女人募捐的事,男人們都要臉,女人都捐贊兵餉了,男人們自然不能叫女人奪了風頭,由此,穆元帝收入頗豐。當然,這銀子也沒用到別處,均購入藥糧兵甲,還有各類應急之物了。

謝莫如要忙的另有他事,謝莫如替在“養病的五皇子”又刷了回存在感,她把四皇子請到家裡來,道,“軍略上的事,我不懂,自有朝臣操持。但翰林院那一套罵戰,也就是對些念過書的人有用。之乎者也什麼的,街上百姓誰聽得懂呢。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忽視百姓。唐時太宗皇帝便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水,不是專門指計程車族。士族有士族的力量,百姓有百姓的力量。”

四皇子是知道五皇子秘密南下的,兩家關係自不必提,五皇子想到南安侯可能有危險,半夜都要先知會四皇子一聲。四皇子聽了謝莫如的話,思量道,“弟妹是說,讓翰林把那些話寫得通俗易懂些。”只是,這事關朝政,謝莫如畢竟是女眷,不好插手吧。

就聽謝莫如道,“我與殿下就藩時,殿下就想過,倘靖江翻臉,如何從輿論上遏制靖江。所有士族的筆桿子們,寫出的文章自然字字珠璣,錦繡天成,但陽春白雪的東西,再怎麼通俗易懂,也並不適用於下里巴人。當時殿下就想到過一個極好人選,蘇不語。”

蘇不語探花出身……好在,四皇子領悟的極快,道,“可是,現在讓蘇不語寫話本子也來不及啊。”蘇不語最有名的事還真不是探花出身,蘇不語寫話本子是一絕,他寫的話本子,那真是雅俗共賞,沒人不喜歡。

“在閩地時,離南安州不遠,殿下已託他寫好了。當初,殿下也寫過一些計劃,不過都是些隻言片語,未能成文,我想,有勞四哥幫他理出來遞上去,行不行的,當初在閩地沒用上,倘現下能為陛下所用,也是我們殿下的心意。”

謝莫如親自相托,四皇子自然應下。

靖江那邊再厲害的輿論攻擊,也比不得帝都方面直接刊印書籍的舉動。而且,由於是蘇不語的話本子,那銷量高的,當天就步入暢銷書之列,謝莫如沒忘叫書鋪子付版費。版費她都命人送到蘇家去了,蘇相命人一併捐給了朝廷。

而且,根本不必宣傳,一聽說是蘇不語的話本子,戲園裡、茶樓裡、街邊唱曲的、堂裡說書的,連青樓裡都要摘出幾闕好詞,譜上曲子唱一唱。

關鍵,不只是帝都傳唱,很快就隨著流行文化的腳步,一路向西、向東、向南、向北……流傳而去。

然後,謝莫如也不忘叫人去太醫院請竇太醫,說五皇子為朝廷勞累著了,病又轉急。

這回,穆元帝不光賞了“五皇子”不少藥材,還尤其賞賜了謝莫如一回,當然,還沒忘了叫人給謝莫如送了只鸚鵡。

謝莫如瞧著那毛羽絢爛的鳥兒就笑了,對於汾道,“不想今日給我送鳥雀的還是公公。替我跟陛下道聲謝,讓這鳥兒我很喜歡。”

於汾恭恭敬敬,“是。”

謝莫如命人打賞了於公公,命於公公去了。

☆、第250章 交鋒之十二

五皇子出風頭後這一病,謝莫如又沒少收禮,就是四皇子這知道內情的,也要裝個不知情,收拾了份藥材啥的,給五皇子府送了去。

謝莫如挑了些上等滋補的補品,給蘇妃送了去。蘇妃倒是知道五皇子去向的,不然,憑蘇妃的性子,五皇子總這樣病著,她定要擔心出個好歹的。當然,知道五皇子去了江南,蘇妃也沒少擔心。只是,去江南的擔心,蘇妃到底是忍得住的:兒子既有這個機會,緣何不能爭上一爭!

雖然有風險,但自來爭那個位子的,沒有不冒風險的!

蘇妃笑道,“以後不要再帶這些來了,上次你送來的,還有許多呢。我這裡什麼都有,倒你近來,府裡宮裡兩頭跑,多顧著自己些。”蘇妃不理宮事,也知道謝莫如一直在忙。慈恩宮的宴會她沒去,但也聽說了,宮裡有些小宮人小內侍的私下都會說閩王妃好風采。鬧得蘇妃也跟著沾光,她近來待遇一直不錯。

“都料理清楚了,現下無非就是府裡的事。”謝莫如接了大宮人奉上的茶,道,“母妃也知道,我們府裡向來清淨,都是守規矩的人,一向事少的。殿下用了竇太醫的藥,也好轉了,特意讓我進宮同母妃說,不要掛念,等他大安,就進宮來給母妃請安的。”

蘇妃這把年紀,經的事多,也歷練出來了,聞言嘆道,“夏秋轉涼,最易為時氣所感。竇太醫醫術是極精湛的,聽你這樣說,我也放心了。”又問,“燒可退了?”

婆媳倆人有鼻子有眼的說了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