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3 / 4)

小說:千山記 作者:樂樂陶陶

緊實,蟹黃也不香,時令上還是差些。

今年的蟹不大好,並非是時令未到,就是個頭也較往年要小一些。

連帶戰事訊息,似乎也有些不盡如人意。

柳扶風這裡倒沒什麼,穩穩的在浙地紮下根來,與馮飛羽隔江對峙。先時跑去皖地的起義軍發展的則有些不盡如人意,起義軍先是扛著鋤頭鏞刀的跑去了皖地,結果,後來皖地為馮飛羽駐守,這些半烏合之眾自不是馮飛羽的對手,只得輾轉入了湖廣,湖廣有大片平原,糧草豐足之地,到了湖廣發展勢頭倒是不賴,結果,五皇子一方辛辛苦苦安插的義軍頭領被林凡擊殺,連帶義軍也被林凡收編大半,餘者潰逃不知去向。五皇子見此情報,也得嘆一聲,“偷雞不著蝕把米啊!”

連帶江行雲,也收到了一份不大美好的中秋禮,江行雲微有薄繭的掌中放著塊雀卵大小的中間有一點胭脂紅暈的羊脂白玉,神色不知是悲是喜,打量許久,江行雲慢慢蜷起手指,握了這玉片刻,重放回匣中,鎖了起來。

季侍衛在江行雲身邊許久,看她長大,此時不禁道,“阿雲,不要查一查麼?”

“這一對胭脂玉,是我家的家傳之寶,我有一塊,據說阿弟走失時,身上就帶有另一塊塊胭脂玉。”關上那匣子的一剎,那種似悲似喜的神色便隨之消失無蹤,江行雲淡淡道,“要是誰有阿弟的訊息,應該主動過來告訴我,而不是先送什麼信物。既送信物,可知急的不是我們,季叔也莫急。現下,要緊的不是阿弟的下落……而是,江南的成敗。”

☆、第277章 勢利的婚姻市場

這個中秋,江南是在戰火中度過的,倒是帝都,頗有幾樁喜事。

第一樁便是太孫要賜婚了,皇室第三代漸漸長大,其實依太孫的年歲,早兩年便該議親了,只是這幾年社稷動盪,再者太孫先時受傷,也很是將養了一段時間。如今江南雖戰事不絕,但靖江再無北上之力,穆元帝就開始考慮起孫輩的婚姻大事了。

如太子家的太孫,三皇子家的嫡長子,四皇子家的嫡長子,以及大皇子家的嫡長子,都到了說親的年歲。

論身份,自然是以太孫為先,只是,太孫不良於行,再加上如今東宮勢微,大家便有些觀望的意思。當然,也有不少人打大郎的主意,大郎今年十四,雖是庶出,奈何閩王府未有嫡子,子以父貴,一時也成了熱門人選。

謝太太就是來與謝莫如說此事的,道,“外頭傳言頗多,我出去吃酒,還有人同我打聽,我哪裡知道,不過搪塞罷了。倒是娘娘,心下可得有個主意方好,長子不同其他。”眼下謝莫如無子,更兼謝莫如總是一派光風霽月的模樣,待庶子們很是不錯。這種不錯,非指衣食周全,說句實在話,只要腦子不缺的正室,就不會在衣食上剋扣庶子。謝太太的“不錯”,指的是教育上的盡心。給衣食,這是明白人。給盡心教導的,可是寥寥。謝莫如卻是將幾個庶子女教導的都很不錯,謝太太就擔心謝莫如真就做了活聖人,可焉知,你是聖人,別人卻都有私心呢。閩王府的幾個庶子眼下看著都好,可人家都有生身母親,謝太太真不是為自己愁,她已是近七十歲的人了,榮華富貴都有了,她也不是為謝莫如眼下擔心,她擔心的是謝莫如的將來,亦是謝家的將來。

謝莫如道,“大郎年歲尚小,我暫無為他擇妻之意。男孩子,總要過了十六歲方好娶親的。”

謝太太道,“這也好,五殿下在外頭,小殿下的親事,總要問一問五殿下的意思。”擱平民百姓之家,親事自要父母做主,縱有祖父母,也是隔了一層了。到皇室就不一樣了,不論哪個皇孫成親,必要經穆元帝之意的。外頭有人打聽大郎,謝太太就得給謝莫如提個醒。

見謝莫如並不急著為大郎定下親事,謝太太倒也安心,反正謝家長房沒有合適的女孩子,謝家二房倒是有適齡閨秀,可謝莫如從未露意,謝太太自不多言。因眼下還有一樁更要緊的事,謝太太輕聲道,“據說太子有意為太孫求娶薛帝師的孫女。”

“薛帝師還有孫女?”

謝太太好懸沒給謝莫如噎著,她道,“薛帝師有妻有子,自然有孫輩。”

謝莫如對蜀地之事並不清楚,道,“聽聞陛下親政之年,薛帝師都未娶妻,我以為他一直未娶呢。”

“薛帝師是回老家後娶的妻室,據說只有一子,卻是早喪,留下這麼一個女孩兒罷了。”謝太太見謝莫如不大知曉,便與謝莫如多說了幾句。

謝莫如道,“薛帝師既是陛下之師,他的孫女,與諸皇子同輩,如何能配太孫,輩份就不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