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日圖娜望著身邊的這個君臨天下的男人,這個日思夜想了數千個日子的男人,只覺恍然如夢。
許久,她才問道;“陛下將如何處置他們?”
劉協輕輕的拉住她那微涼的小手,仰起頭來,望著遠處的天空道:“歷代漢帝,對待草原民族的俘虜的方式,均是斥責一番。然後放其回營,令其休養生息,甚至對待這些戰敗的草原民族,還要派出自家的公主和親。然而草原民族一旦得以恢復元氣。立即又捲土重來,騷擾我大漢邊境,劫掠我大漢子民。朕絕不會重蹈覆轍!”
握在劉協手中的小手立即變得冰涼起來。海日圖娜驚恐的望著劉協顫聲道:“難道你要將這八萬多生靈全部斬殺……”
劉協搖了搖頭,指著南面遠處巍峨的長城。肅然說道:“長城之南,是禮儀之邦。膏腴之地,米麥之鄉,民有餘糧,雖經十年戰亂,仍然遠遠富足於草原。既然如此,朕有好生之德,就讓他們遠離貧瘠的草原,生活於中國富饒之地,朕給他們耕地,給他們谷種,給他們房屋居住,讓他們世世代代安享中國之安樂,如何?”
海日圖娜沉吟了半響,許久才艱難的說道:“可是他們生於草原,長於草原,習慣了馬背上的生活,如今讓他們耕地衛生,恐怕不會適應。”
劉協聲音微微發冷:“總比他們讓朕殺死,或者讓他們殺死朕的臣民好。”
見到海日圖娜眼中露出惶恐之色,他的聲音變得溫柔起來:“西域之地羌人,也是牧馬為生,當年他等也是屢叛屢順,每到寒冬之季,草枯馬瘦,難以過冬便不得不劫掠漢人。然而如今他等臣服於我大漢,廣開互市,用他們的牛馬換來中原和江南的米麥和棉布,不再畏懼寒冬之風霜和飢餓。朕欲將西域之策,行於鮮卑之地,不知愛妃意下如何?”
海日圖娜神色複雜的望了一眼不遠處的阿古木郎。
阿古木郎一直痴痴的望著劉協,眼中充滿無比敬佩之色。這位英雄的姑父,以帝王之身,持戟躍馬,率區區數十騎突入叛軍的千軍萬馬之中如入無人之境,輕輕鬆鬆的將自己和姑姑救出,不但全身而退,更是在退兵之際,將叛軍的十萬兵馬殺得毫無還手之力,令敵軍全軍覆沒。此時此刻,他對劉協敬若神明,只恨不得找來紙墨,請自己的偶像給籤個名。
見到海日圖娜朝自己望來,這才想起自己是名正言順的鮮卑之王,遲疑了半響,立即翻身對劉協拜倒:“鮮卑單于阿古木郎願尊大漢為天朝上國,歲歲納貢,世代為臣,永不言叛。”
劉協身子凝立不動,微微笑道:“西域諸國,推行限兵令,民與兵之比例不得超過十五比一。但西域諸國小,可行此令,鮮卑之地,民眾三百萬,只可三十比一為之。另不可私造兵器,一應兵器須向朝廷購買。同時大漢將立鮮卑都護府,治所定於龍城,屯兵兩萬,助鮮卑王穩定草原,防止叛亂。愛卿可願遵否?”
三百萬鮮卑子民,三十比一也有十萬騎兵,聽起來很可觀,但是攤分到各部落之後,鮮卑王庭所能擁有的兵馬就不到萬人了。再在龍城設立鮮卑都護府,屯兵兩萬,這兩萬人必然是裝備精良,擁有連弩之利器,可當十萬之眾,相當於大漢在鮮卑草原上釘上的一顆大釘子。缺乏兵器自主權,兵力分散的鮮卑人,再被這樣一顆大釘子釘住,想要叛亂簡直是如有登天之難。
阿古木郎思索片刻,便毫不猶豫的大聲回答道:“一切遵從陛下旨意。”
劉協哈哈大笑,扶起阿古木郎道:“朕當直搗龍城,與愛卿共飲耳!”(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七章 橫穿大漠
巨大的牙帳之中,一個華服中年婦人端坐在正中,身旁立著兩個侍女。
說是中年婦人,其實卻是眉黛如煙,鳳目如水,朱唇玉鼻,嬌靨如花,除了眼角稍稍有細微的魚尾紋外,臉上珠圓玉潤,散發著傾國傾城的風姿,當然前提是不去看那滿頭如雪的銀髮。
三天之前,還是滿頭青絲,只是偶爾夾著幾根華髮而已。然而這三天之間,卻變得滿頭銀髮,再也找不出一根青絲。
她就是胡和魯的母親,大名鼎鼎的飛燕公主阿依慕。
阿依慕一動不動的端坐在帳中,眼中空洞無神,臉色漠然,似乎世間萬事都與她無關。
“單于駕到!”
帳外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隨著一聲高喊,簾帳被掀開。
頭戴王冠,披著大氅的扶羅韓緩步而入。
阿依慕抬了抬眼皮,又垂目望著地上,沒有理他。
“公主。”扶羅韓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