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給我住手!”,我高聲一喊,居然把兩個人都震懾住了,互相扯著衣領,愣愣的看著我。定了定心神,長出一口氣,明白這樣激化矛盾,對彼此都沒好處。緊繃著臉色,順手扯過嘎郎捏在手裡的文章,又大致看了一遍,輕輕遞還給他手中。
“嘎郎大人,我和完顏潤暉,都不是故意刁難嘲笑你。剛剛對您文章的點評,的確是我考量不周,用詞過激,失了禮數,您也甭介意!只是,您這文章中,第四句出自宋代陸游的《出塞曲》,第八句出自唐代柳中庸的《徵人怨》,第十句就更有名了,那是劉邦的《大風歌》!再往後,居然還有唐代高適的《燕歌行》;中段裡出現了晉代的雜詩,‘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再然後呢,《古柏行》、《望天門山》、《上將行》都用上了;這也罷了,可最後居然連《思帝鄉》裡的句子都出來了,那可是說姑娘遊春的。通篇看下來,當然讓人覺得不知所云。您若真有心寫文章,就不要一味拿古人的東西往上堆,縱是再好也沒意思。”,抬頭直視著嘎郎,不知他聽明白沒有。
“你居然把我的文章都背下來了?還能知道出處?”,他嘴張得都快塞下自己的拳頭了,驚詫到不可置信。“對!您那晦澀粗陋的文章,我雖然很想忘記,可不巧我確實背下了!至於出處,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寫文章重思想意境,不在文風辭藻的華麗;引經據典可以,但要用的適當,文詞達意,不能肆意亂用。而且,那些沒意義的冶豔之詞,儘量少用。只追求詞句好看,那是羸弱的六朝遺風,當今已不可取。您若仍是不信我的話,不如我替您,將這文章呈給皇上,讓萬歲爺去做點評,看看到底是不是我說屈了您?!”,我這番勸告是由衷而發,皇上要是看了他的文章,當場就會將他轟出去,再加二十大板都不解氣,沒說狗屁不通,已經很給他面子了。
嘎郎怔怔的望著我,豆大的汗珠齊齊往下流,光嚥唾沫,不能言語。突然,他使勁把文章揣進懷裡,頭也不回就跑了。“不愧是二少爺!”,笑著轉過頭,發現完顏亮和完顏潤暉兩個人,已是滾在地上,樂到癱軟……
作者有話要說:十四爺,你幹嘛那麼狠的罵二少!小姑娘,說兩句就算了,學學你溫柔的十三哥,要是他頂多皺皺眉,就是你爺,哼!老婆追還沒追到手,就要給罵跑了!人家才剛對你有些崇拜和好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