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的兒子,因之前與芷琴的緣分,頭兩年十四沒出徵的時候,芷琴常帶弘曆來做客。這幾年,府裡只有女眷,門客稀少,兩府之間都各自事忙,也漸漸少了走動,只是逢年過節的時候,還來探望。皚皚在四哥家出生,又得四嫂喜歡,所以他在四哥府裡的時候,和在自己府裡的時間差不多,和四哥的兒子,都走的親近些。
“喲?弘曆?什麼風把你吹來了?我當你把十四嬸都忘了……”,還孩子攬在懷裡,疑惑今兒是大中秋的,他不在府裡盡孝團圓,跑我們這兒來做什麼。
“侄兒不敢!我阿瑪、額娘和孃親都惦記您,說今兒是中秋,怕十四嬸悶得慌,叫侄兒來探望請安,陪您解解悶。”,弘曆小嘴吧嗒吧嗒,一套一套講個不停,他聰明伶俐,書唸的沒有弘暉紮實,可討人歡喜的本事,倒是不用教,真不知隨了他爹孃誰?
“可今兒是中秋,你不在父母膝下盡孝,回頭,你阿瑪額娘要是責怪我,可讓人如何是好?你心意十四嬸領了,用不用讓奴才送你回府去吃團圓飯?”,想著別讓孩子為難,不知是誰把他派來的,若是芷琴一門心思叫他陪我熱鬧過節,回頭四哥看不見他,又要著急責怪,反倒弄巧成拙。
“十四嬸放心,阿瑪額娘和孃親都知道我今兒在您府裡過節,明兒和弘暟哥哥一起去宗學就是了。侄兒一片孝心,十四嬸不必擔憂,倒是阿瑪額娘他們都惦記您……”,照孩子話裡的意思,看來是四哥四嫂叫他過來做客熱鬧的,如此,倒是感念他們如此惦記。
“那兒子你就多吃點,回頭也別讓你爹孃怪我怠慢了你……”,領著弘曆去宴席,雖是家裡的主子爺不在,可排場規格,半點也不能減,何況今兒還有侄兒來做客,怎能失了體統面子。
弘曆被我領著在廊下走的一路,還是吉利話、貼心話說個不停,塞了月餅也管不住嘴。他摸樣像他孃的地方很多,倒是像四哥的地方很少,他娘是老實人,可這孩子倒是耳聰目明,八面玲瓏,到哪兒都一副怡然自得的架勢。忍不住想起早殤的弘暉,也是冰雪聰明,可更踏實勤勉,謹言慎行,只可惜小小年紀福太薄;心裡泛酸,眼睛又開始撐不住,果然年紀大了,就喜歡念舊,唸了舊,就惹傷心。
猜謎的時候倒是熱鬧,各自百態,淋漓盡致;弘明不猜,他翹嘴角兒一笑,我就知道這孩子已經通曉了答案,只是藏在心裡,按捺不說,哄著弟妹折騰;讓我想起來年幼時潤暉的樣子,簡直如出一轍。
弘春高傲心氣勝,寫了答案,恭恭敬敬送到我面前,說給額娘過目,讓人無可奈何;這玩笑的事情,讓他弄得像考場,果然春兒隨了淺香,認真清高,凡事不容人後。
弘曆興致極高,一來一往,掩不住的得意,還非讓奴才研墨,把謎底的詩句提在扇面上,說要送給我,小小年紀,做派十足。
皚皚耍賴,他和弘明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翹嘴角兒一笑,就知道了燈謎的謎底。可他也不說,從背後摟住我脖子晃悠,非叫我去猜,不知腦子裡又在琢磨什麼。
晚上叫奴才給準備了螃蟹宴,用蒲包蒸熟,擺在鮮藕、芋頭之上,給孩子解悶吃著玩。“十四嬸,您怎麼不吃?叫侄兒甚感羞愧……”,弘曆吃了兩整隻螃蟹,忽然注意到我只在一旁陪著,並不動筷子,連忙用蘇葉湯洗洗手,過來詢問。這孩子伶俐到家,懂的察言觀色,軟語關懷,怨不得聽聞他討四哥歡心,被寄予了厚望。
“我額娘怕寒涼,這螃蟹太寒,早許多年前就不吃的。你吃吧……”,皚皚倒是沒停嘴,伸手拎了只最大的螃蟹,又放在弘曆面前碟子裡,惹得弘曆喜笑顏開。
吃過螃蟹,也吃了團圓月餅,奴才早就準備好各式花燈,哄他們到湖邊去點燈放花玩,好讓我也能歇一陣子。
“十四嬸,這是我阿瑪額娘讓侄兒給您送的中秋禮,說是個心意,哄您高興的……”,弘曆讓太監把錦盒放在我面前,暗紅色織錦緞,鑲著金緞邊,富貴非凡。
開啟錦盒才看見是個羊脂玉兔,溫潤瑩白,雕工精緻,像極了掌心裡的一滴淚……
“替我謝謝你阿瑪、額娘,說心意我領了,正巧十四嬸也有些東西要給他們,回頭你替我捎回去……”,幸好之前就已經給各府備了禮物,不然這會兒現準備都來不及。
八月十五的月色自然皎潔,映在粼粼湖面上,又圓又大,細看下去,好像還能發現天宮仙子的身影。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月亮其實真的年年都相同,陪我賞月的人不在身邊,風景果然不過爾爾。我答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