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個“圈套”?,是折磨人的東西?
我記得王志文曾唱過一首歌,有這麼一句歌詞:“這就是愛,說也說不清楚,這就是愛,糊裡又糊塗”,我說了半天了,依然不明白愛情是什麼。不過,我又聯想到讀過的一些關於愛情的傷情文字,大家之所以傷情就是因為得不到自己所愛的人,這些愛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不是在遠方,就是在過去。過去的點點滴滴,經過一次次的回憶,一次次的描摹,越發的感覺美好,過去的儘管美好,但是畢竟是過去了,不能再回來,於是就很傷感,為了過去的那一點所謂的“愛情”,而不斷地自我暗示,和自我傷害,讓自己陷於憂鬱的怪圈,這種愛雖說悽美感人,但是應適度,過於沉迷也是不足取的;遠方的愛,因為不能相守,彼此處在守望的狀態,似乎是一種希望,似乎是一種夢想,因為有希望和夢想的存在,你的生命便受到了一種鼓舞,讓你有了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這是一種昇華了的愛,對於這種愛,不要“貪心“,要緊的是把握好尺度,讓這種愛成為你心裡的一道風景,成為你的精神的家園,成為你心田裡的一片綠洲,讓疲憊的心靈在此得到休生養息……。這是愛嗎?通常女人們感覺是,常常為自己幻想出來的愛情而陶醉,而男人們似乎不怎麼認同,男人們覺得這種守望是一種折磨。
愛情到底是什麼呢?也許有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種說法,正如下圍棋,從來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兩局棋;正如樹上的葉子,雖然多姿多彩,常變常新,但卻沒有完全雷同的兩片葉子。
我的理解是:愛情是一種美麗的心情,它會使你快樂,會使你產生妙不可言的感覺,它又彷彿是一種信仰,“信則有,不信則無”。
今生你嫁的人,就是前世葬你的人
佛說:今生你嫁的人,就是前世葬你的人
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這時,路過一遊方僧人,從懷裡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
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路過一人,看一眼,搖搖頭,走了。又路過一人,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走了。再路過一人,過去,挖個坑,小心翼翼把屍體掩埋了。僧人解釋道,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過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現在的丈夫。。書生大悟
前世,究竟是誰埋的你?
孟婆說:“行路的人,喝碗孟婆湯解解渴。”口渴的人心急的喝了。於是,那個前世埋她們的人,在她們頭腦中漸漸模糊了。她們開始驚惶的四處張望,妄圖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今生的愛人。
“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你攜起他的手時,就是前世殘存的記憶在提醒你了,前世埋你的人,就是你身邊與你相濡以沫的愛人
我極為欣賞這樣一句話
極為欣賞這樣一句話:你不是最好的,我只愛你。仔細回味,這體現出的該是怎樣一種樂觀豁達而又理智執著的愛情!
人說,自你一降生,就有一份天定的緣為你而生;然而大千世界,人海茫茫,生命苦短,如何才能找到屬於你的那個完美的伴侶呢?現代的人們,總不能固守這份天緣,不能以易逝的青春和焦灼的心情屏息靜候吧?於是,他(她)們常常很勉強的接受了隨風而至的他(她),卻又一遍遍地把她(他)和自己心目中那個完美的設想來進行對比,對比一次,失望一次。他們並不懂得,如何去珍惜身邊的和已經擁有的;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已經得到的,其實就是最大的幸福,最真的愛情!
什麼是愛情?哲人說,愛情就是當你知道了他並不是你所崇拜的人,而且明白他還存在著種種缺點,卻仍然選擇了他,並不因為他的缺點而拋棄他的全部,否定他的全部。
如果有這樣一個人,他在你的心目中是絕對完美的,沒有一絲缺陷,你敬畏他卻又渴望親近他,這種感覺不可以叫做“愛情”,而是“崇拜”。崇拜需要創造一個偶像,就像圖騰之類沒血沒肉的東西;而愛情不需要,愛情是真真切切得能夠用手觸控用心體會的。愛情是你明知他穿得十分土氣,卻甘願帶她出入於廣庭大眾;是你鄙視的殺豬匠,卻偏偏做了殺豬匠的妻子;是你素有潔癖,卻十分勤快地為他洗著油膩膩的飯盒髒兮兮的球鞋……
一位秀慧雙xiu的女孩大學畢業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