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2 / 4)

小說:塵劫錄 作者:津夏

種神器——風璜、雲玦和雷琮。神器發光,我不是第一次見到了,可是它們為何會在此時此地發出光芒來呢?

我立刻去翻檢秩宇的衣服,果然,在他懷裡發現了一個包裹得非常嚴密的布包,解開布包,一片青色的光芒襲人而來。“那……”我聽到徹輔的聲音在顫抖,“難道那是‘雨璧’!”

那正是雨璧,是世鎮西方的雨璧。正因為雨璧出現,四神器齊集,才會相互感應,發出光芒來啊。可是雨璧為何會在秩宇的身上?我想不明白,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從彭宮內偷盜了雨璧,因此遭到追殺,一路逃亡到大荒之野,然後傷重倒斃的。

彭之六卿,都想得到雨璧,峰卿因此派秩宇前去盜竊,也在情理之中。至於這種猜測有幾分真實性,現在的我,是無從判斷的。我慢慢包好雨璧,揣入懷中,然後轉身招呼徹輔:“來,我還有一件事要告訴你。”

其實我大可不必將四件神器的事情告訴徹輔的,我只是認為他既然不顧危險陪我進入大荒之野,就不應該再諸多隱瞞。可以說的事情,還是都告訴他為好。但我沒有想到,在大致解說了得到四神器的經過後,事情竟然有了那樣令人驚愕的發展。

“傳說四神器齊集,就有顛覆天壤的偉大力量,”徹輔滿臉的興奮,“師父今天得齊四器,不如用它來平定這個混亂的人世吧。”我苦笑著搖頭:“那是沒有用的,還缺少有圭呀。”“有圭?”徹輔湊近我,低聲問道,“燁王元年,自潼水中所得的有圭?”

我點點頭。徹輔突然笑了起來:“這有圭,弟子倒知道它的下落呀!”我吃了一驚:“你何由得知?”“徹氏原為天子的史官,”徹輔滿面紅光地回答說,“關於有圭之出現與消失,我的祖先曾有過零星記載,並根據這記載,摸清了大致的脈絡……”

據徹輔說,有圭最早出現,不是在燁王元年,而是在鴻王奪取天下之時。鴻王攻入天邑,滅亡畏王朝之日,畏宮突然地裂,現出一個極大的坑陷來。彭侯剛自告奮勇深入坑陷,獲得了一塊黃色的寶玉,以獻鴻王。鴻王為了酬勞他在戰爭中的功績,將寶玉一分為二,大的一半藏入宗廟,小的一塊就賜給了彭剛。

我一邊聽,一邊在心裡暗笑。彭剛何曾是“自告奮勇”進入坑陷的?他又何曾心甘情願地將寶玉獻給鴻王?切分寶玉的,也是彭剛,而不是鴻王啊。不過彭剛對鴻王的敵對活動還沒來得及表面化,古史記載中的彭剛,一直是忠心耿耿,甘受鴻王驅使的。真相就此完全湮沒,那麼細節有些出入,也就不足為奇了。

據說彭侯北往王京獻俘的時候,又把那塊黃色寶玉獻給了鴻王。關於獻俘的究竟是彭侯剛還是彭侯屆,徹輔的祖先也搞不明白。但就常理分析,寶玉是由鴻王賜給彭剛的,送出去的東西怎好再收回來?但其子在父親死後,將賞賜獻還給鴻王,就比較解釋得通了。當然,我很清楚獻俘的是彭剛而非彭屆,這塊寶玉再度落入天子手中,絕對不是好來的,應該是搶奪來的。

鴻王得到彭侯所擁有的那半塊黃色寶玉後,把它和自己擁有的那一半併合在一起。奇怪的事情就此開始,據說兩半寶玉自動合而為一,沒有用膠,竟然就粘牢了再也分不開。我聽到這裡,正想詢問鴻王有無將五方神器都併合起來,徹輔卻說:“此後還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就只有鴻王一個人清楚了。不過他就此大病不起,沒半年就薨逝了,臨終前說那塊黃色寶玉不祥,叫人把它拋進了潼水……”

我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鴻王之病,和黃色寶玉本身,或者和兩半黃色寶玉的併合,究竟有沒有聯絡呢?據說鴻王想毀掉黃色寶玉,但無論斧劈刀砍,它卻紋絲不動,毫無傷損——是啊,彭剛當初是用血劍劈開的寶玉,血劍能辦到的事情,凡間的其它兵器,是無能為力的。

因此鴻王秘密派人將寶玉拋入潼水。可是他死了沒多久,天降大旱,潼水斷流,黃色寶玉再現人間,並且被不明內情的燁王制成了有圭。至於那麼堅硬的寶玉,究竟是用了什麼工具才將它琢磨成器的,可就連徹輔也說不上來了。

此後又四百年,有圭一直被儲存在王京宗廟裡。到了薨王繼位,天下大亂,犬人竟然一度攻入王京。據說薨王在城破的前夜,才偶然從古史記錄中發現了有圭的歷史,於是長嘆一聲:“原來是此不祥之物,為我引來了災難啊!”他立刻命令當時的太史徹朋——也就是徹輔的祖先——將有圭秘密從宗廟中取出來,再度投入潼水。

“如此說來,有圭現在還在潼水水底嘍?”我問徹輔。徹輔卻搖搖頭:“也許不……我從一些家族記載中發現,先祖或許並沒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