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佩劍,將圓桌砍斷!大帳之中霎時一片寂靜。
“朕之前在詔書之中說得明明白白了,此次北伐,勢必收復幽雲。不想戰之人,今日就給朕站出來,朕倒要瞧瞧,你們堂堂大周的節帥和將軍們,連契丹人的樣子都沒瞅見便要退兵,你們還有什麼臉面做節帥做將軍領一方之軍的?有何臉面隨著朕回汴梁去?不想戰的人,現在出來,就可以回汴梁去,朕絕不阻攔。”
諸人都知道皇帝平日裡說話很是溫和,只有說及軍國大事時才氣勢逼人,朝中無人敢唱逆其鋒芒。如今見皇帝大怒,都是心中驚駭,紛紛起身跪倒!他們心中明白,此時若是真站出來,這半輩子戎馬刀劍裡搏出的地位就全沒有了。
“朕今日就告訴你們,此次親征,朕勢必收復幽雲!你們與其想著如何勸解朕回京,還不如多想想如何殺敗契丹人吧!”郭榮頓了頓又道:“既然諸位都不再提回師汴梁之事,那麼朕也就不擔心有人會同何徽、樊愛能一樣臨陣脫逃了。”
諸將想到樊、何兩人的結局,心中更是一凜然。
張永德看了一眼跪著的李重進後,快快收回了目光,若是真能收復幽雲諸州,大週一統天下之日便不遠了,陛下,所圖的原來是整個天下……
江南金陵皇宮之中,李景本就是病重,一應國事都交給了儲君李煜處理,聽聞周帝北征契丹,四十餘天兵不血刃便收復三州三關後,他的病勢立刻加重了幾分。若是契丹人都阻擋不住周軍的刀鋒,早晚有一天,周軍的刀鋒會再度移向江南的。一月之後,李景在憂愁中死去。將江南半壁殘唐留給了較他還要文弱幾分李煜手中。
誰欲翻雲誰執乾坤
周憲聽著內侍總管笑說著外間送來的郭榮大捷訊息,她雖然在前世也有所耳聞,且也看了郭榮的書信,但是聽內侍講著郭榮北征月餘大捷之時,心中還是激動的。
“好了,你去膳食司傳令,陛下大捷,隨陛下親征的諸將領中有在京家眷的,賞賜蒸羊羹一道。宮中內侍及宮女也在循例之上多加一道肉菜。”周憲笑道。(炫…書…網)
總管很高興地下去了,先帝和當今的陛下都是儉省之人,宮人的吃食也不可能好到那裡去,雖然不是賞銀什麼的,多加一道肉菜大夥也都會高興的。
“娘娘,這樣說來陛下一定會在秋末冬初時回來的。”秀淮從麻利地將周憲身前案上的筆墨紙硯擺弄好。
周憲心中卻很是擔憂,前世之時,郭榮便是力克三關之後突然染病的。摸了摸左手腕上的碧色印記,周憲只望那龍女不是騙自己的。想到郭榮也吃過秘境之中的果子,身體應該不會像從前一樣,且很多日子,帶著他在秘境中歇息,也不是真的如其他人所見那般日日勞累的。
想了半天,周憲才提筆寫起書信來,最終也只得題了李白的一首《冬歌》而已——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徵袍。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自己不過是一個女人而已,知道丈夫的志向和心胸,所以可以一次次地送他出徵,等他歸來。但是並不是表示這樣自己心中就沒有半點的遺憾的,她知道郭榮其實也是懂的。
周憲想了想,沒有再多寫什麼,將一頁大半空白的紙張塞進信封后,便讓豐哥和寧哥各自執筆寫下了童言稚語給郭榮。她只是想再一次地告訴郭榮,她和孩子們,都在大寧宮中等著他回來。
“阿孃,我聽王先生說過,阿爹此戰乃是奇策。只要收復了燕雲,北漢就不在話下啦。”豐哥聽王著說起自家同北漢的仇隙,倒很是明白父親為何親征幽雲的。
寧哥雖然懵懵懂懂的,但是這一個多月,他還是挺想念父親的,雖然字寫得歪歪扭扭不成樣子的,但是那幾句隨著先生讀書習武的話還是說明白了,想了想,又添了一句少吃點心陪妹妹玩兒。
周憲看了看兩人的信,心中的擔憂去了一些,將其都封好了,又找出自己新做的一件素色戰袍,一起包好了,這才讓秀淮將其送出去了,此包裹會同中樞的文書一起八百里加急送往郭榮的手上的。
而第二日裡,當江南李景過世的訊息傳來了汴京後,周憲也很快知道了,她沉默了半晌嘆了一口氣,李景這個前世的公公,自己並沒有接觸多少,但是依舊有著一絲惆悵。想到李煜即將登位,周憲才將心思從南唐那邊拉了回來。各人有各人的路,都是自己選的,如此而已。而弔唁之人,中樞諸相想來已經有所決定了。倒是淮南因為大旱饑民無數的事情,讓周憲更加掛了一份心,倒是可以為郭榮盡一份心的,也算是積德了。
“傳我的旨意下去,即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