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1 / 4)

小說:新唐風雲 作者:京文

到了當年七月,叛軍再次圍城。這時士兵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飢了只好吃樹皮和紙。守軍也只剩千餘人,瘦弱的拉不開弓,而且外無救兵。叛軍瞭解情況後決定強攻睢陽,他們先用雲梯爬城。張巡命士兵用鉤杆將雲梯頂翻,隨即又從城上投火焚燒雲梯,這樣,叛軍用雲梯攻城就失敗了。之後,叛軍作了一番整頓,又用鉤車、木馬攻城,但當他們靠近城牆時,又被從城上投下的石塊砸得七零八落。叛軍見狀停止攻城,又圍城挖壕,壕外再加築柵欄,以作長期圍困。這時城中守軍很多因飢餓而死去,留存又大多傷殘疲憊不堪。這時,張巡殺其愛妾,煮熟犒賞將士。許遠也把其奴僮給士兵吃。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鎧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來吃了,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巡還對接近城牆的叛軍將領曉以忠義,勸其反正。而被張巡策反的李懷忠等許多人,都能死心揚地的幫助張巡守城。

為了加強睢陽守衛,張巡派部將南霽雲從城東門殺出搬請救兵。但擁兵臨淮的賀蘭進明,駐守彭城的許叔冀、尚衡等都觀望不肯發兵。只有駐守真源的李賁援助戰馬百匹,寧陵守將援助兵三千,但這些士兵由南霽雲率領殺開敵圍進到睢陽城後,只剩下一千多人了。

叛軍得知張巡請援無望,又加緊攻城,至此城已很難堅守了。守城將士商議突圍而去,但張巡,許遠認為睢陽是江淮屏障,如果失守,叛軍會大舉南下,蹂躪江淮。再說守城士兵已飢憊不堪,棄城而逃,必無生還,所以最後仍決定堅守。直到當年十月,當叛軍再次攻城時,守城士兵已無戰鬥能力,睢陽城終於被叛軍攻破,張巡、許遠及以下將上都成了叛軍的俘虜。張巡毫無懼色,非常鎮定。叛軍主帥尹子琦勸他投降。他大義凜然,寧死不屈。

張巡堅守睢陽,與佔優勢的叛軍前後進行了400餘戰,殺死敵將 300人,士兵12萬人。當時戰鬥進行得非常殘酷,張巡督戰時“大呼輒齒裂血面,嚼齒皆碎”,及“被圍久,初殺馬食,既盡,而及婦人老弱,凡食三萬口。”睢陽血戰是安史之亂時期最慘烈的戰役。張巡、許遠死守睢陽,有力地阻止了叛軍的南下,江淮及江漢的保全對戰爭的最後勝利,贏得了豐厚的經濟來源。

張巡在抗擊叛軍中表現了傑出的軍事才能,以戰略而言,他認識到堅守睢陽可屏障江淮的重要意義,保障了唐朝的錢糧來源,若唐能平叛安史之亂,則張巡居功盡上。以戰術而言,他“用兵未嘗依古法,勒大將教戰,各出其意。或問之,答曰:‘古者人情敦樸,放軍有左右前後,大將居中,三軍望之以齊進退。今胡人務馳突,雲合鳥散,變態百出,故吾止使兵識將意,將識士情,上下相習,人自為戰爾。’”表現了不泥古法、靈活多變。張巡還能贏得部下的尊敬、信賴和拼死相助,每次戰鬥,張巡都“不親臨行陣,有退者,巡已立其所,謂曰:‘我不去此,為我決戰。’士感其誠,皆一當百。待人無所疑,賞罰信,與眾同甘苦寒暑,雖廝養,必整衣見之,下爭致死力,故能以少擊眾,未有敗跡,後據說被大唐忠義之士救走,後不知所蹤。

隨著天風橫刃滔滔不絕的講說間,聞者彷彿親身經歷了這一系列的戰鬥。

趙飛龍心中一喜,讚道:“張巡以區區不到七千人馬,能堅守十個月,歷經大小四百餘次戰鬥,殺傷敵軍十數萬餘人,難道我柔然幾十萬尚抵不過吐蕃高禮、突厥二十萬大軍嗎?”更有一點聽天風勇者分析的頭頭是道,說明勇者的兵法韜略一定也非常不凡。

閃光聞言激動地道:“張巡和他的部將都是英雄,我柔然男兒也無一個是弱者!”眾將士聞言紛紛附合。

第一卷 草原風雲

—第三十七章 … 激動期待—

祈紅的副將天擎不解地問道:“大將軍,為何我平虜大軍不在天險泰爾木河畔防守突厥,而選擇這距離河十里的地方?在河畔防守豈非更加有利於我軍?”

祈紅冷酷一笑緩緩道:“據探馬這些天回報,可以看出突厥領兵將軍土門蹠是一個急性之人。”見副將仍是一副迷茫神情,祈紅無奈解釋道:“突厥行軍,每日朝起而暮止,日日行軍六百餘里,中途人不下馬,馬不停蹄,直走的人馬疲乏方才歇息。士門蹠雖然急性卻也能征善戰,只所以敢毫無顧忌地行軍,是知道我軍鞭長莫及。泰爾木河離我族已不是很遠,他要過河焉能沒有防備?以泰爾木河為界,是一個易進難返的地形,是兵書上所講的掛地。兵書有云在掛地作戰誰能誘的對方過河,以平待險誰便佔了先機。現如今敵進我守,戰事又急,天色尚早,我在河旁不置一兵一卒,在過河是高度緊張的突厥大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