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部分(3 / 4)

小說:新唐風雲 作者:京文

旨,已經完全壓下了光武軍的氣焰,將光武軍地士氣完全擊垮了…………………………分割線……………………………………

阿拉伯帝國首都,繁榮熱鬧的報達城,因為帝國對中土大唐的出征顯得更加的繁忙。無數兵器作坊徹夜打造著兵刃,一車車糧草順著報達城發達的交通網路運向東方。就在今天帝國宣佈要再次東征,完成五十多年來未完成地壯舉,這個訊息有人歡呼有人罵,而歡呼無疑是主流。

戰爭對於第三國來說。更多地意味著是商機,在報達城外。聚集著來自希臘、中國、印度、腓尼基、拜占庭,不,應該是聯合了法蘭克帝國後組建的新歐帝國、以及北非等世界各地的商船。阿拉伯帝國重視商業的傳統,讓他們不會干涉任何正常的商業交往,即便是宣戰,他們也沒有扣押來自大唐地商船,不過設定了諸多的限制。

成堆成堆的埃及優良大米、小麥,從非洲東部運來地無數象牙、金粉和黑奴,從斯堪的納維亞和俄羅斯運來的蜂蜜、黃蠟、毛皮和白奴。從中國運來的瓷器、絲綢和麝香;從印度和馬來群島運來的香料、礦物、樹木和染料;從中亞細亞突厥人的地區運來的紅寶石、青金石、織造品和奴隸,歐洲的黃金、木材、藥物。

世界各地地文明與財富全都驚人地向這裡瘋湧著,絲毫沒有受到對中國大唐戰爭的影響,反而更加的昌盛。這一宗宗的交易,充分地顯示出了阿拉伯帝國連線東西方文明,地處中西南北要道長廊的巨大優勢。也正是因為海納百川般吸收著來自世界各個地區地文明,鑄就了阿拉伯帝國的今日地跨三大洲地強盛。同時也讓阿拉伯帝國不同與大唐文明的內斂,他們對征服有著非常強烈的願望,一次次的征服,已經讓他們嚐到掠奪的甜頭。

對於世界來說,傳說中的中國是一個富饒強大的國度,經過阿拉伯帝國商人的傳唱,中國的財富遠揚世界各地。那裡有數不盡的財富,遍地都是黃金白銀。那裡有無數可供驅逐的的人口,富饒肥沃的土地,種出可供全世界吃飽飯的糧食。那裡的美女如海灘上貝殼,那裡的牛羊猶如天空中接天蔽日的白雲,那裡的珍貴的絲綢多得去為樹木做衣服,要知道最高檔的絲綢在歐洲是與黃金等價的。

對於中國阿拉伯帝國一直有一種瘋狂的執念,毫無疑問,阿拉伯人的最大的敵人是拜占庭人,而阿拉伯帝國最想征服的國家卻是強盛的大唐帝國。這個國家的財富讓任何人都垂涎三尺,而這個國家的強大卻足以讓任何貪婪的人為他的貪婪而終結,令人膽懼。

以往的試探讓阿拉伯帝國付出了之前從未有過的代價,一度甚至讓大唐反擊攻到國都。現在帝國之所以再次提起勇氣進攻這個強大的國度,是因為這個巨人他生了重病,趁他病,要他命,這一直是阿拉伯帝國對外的信條,正是這個信條,讓阿拉伯帝國一次次取得戰爭的勝利。

—第四百九十五章 … 智慧之門—

龐大的商機與財富的誘惑,讓阿拉伯帝國商人們為與大唐的開戰而徹夜歡呼著,與如此強大的一個國家作戰,軍隊會為他們提供很多機會。權貴階層更是徹夜開著狩獵前的歡慶籌備會議,等待著東方奢侈品大量充斥自己的府庫。

每一個有實力沒有實力的權貴都在招募組建僱傭兵,準備將來跟著正規軍分一份殘羹,甚至西方的一些大傭兵團已經聞風而動準備來報達接任務,整個帝國都在為即將全面展開的東征作著準備。

阿拉伯帝國對這種對外掠奪是非常支援的,從上到下會為他們提供種種便利,同時這些貴族傭兵團在掠奪的時卻要為國家提供精確的情報,並且有義務幫助軍方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這其中服務於哈里發的狩獵者傭兵團,是他們之中裝備最精良、實力最強的一支,可以說整個阿拉伯王都都已經陷入到了瘋狂之中。

佔地方圓數十公里的報達城裡人山人海,躥動的人們全都在議論著國家正式公開的對大唐帝國的遠征,而在報達的大唐商人們感受到了阿拉伯人的不善,紛紛準備張帆回航。

這些商人們全部都憂心重重,他們不知道自己動亂的國家能否承受住阿拉伯帝國的百萬攻擊,自己國家的未來究竟在哪裡,他們要趕快回去,將阿拉伯帝國的強大告訴每一個國人,讓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同胞對自己的敵人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而一些商人則選擇了留了下來,他們不是為了留下在亂世之中做生意,而是報著視死如歸的思想,要將報達城內發生的一切傳遞會給帝國,讓對敵人一直沒有多少了解的國家知道敵國發生著什麼樣地事情。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阿拉伯帝國雖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