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廷樞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但表情卻仍然困惑,道:“王爺,恕廷樞愚鈍。”
曾紀澤看了他一眼,道:“本王要將這徐州礦務局送給你。”
曾紀澤說的沒有錯,他是要將徐州礦務局拱手送給唐廷樞,但卻不是全部。他計劃將礦務局官府佔有的百分之五十一股份之中的百分之三十贈送給唐廷樞,其餘百分之二十一,則作為“土地換股份”的份額,用以向徐州附近的中小地主們換取土地。進而,將所換取之土地,根據土改法案,平均出售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
徐州礦業局作為一家大型、綜合性的企業,根據其規模及盈利狀況來估價,其所有股份約合五百多萬兩銀子。而用於換取的土地價值,則高達一百三十萬兩。
徐州一地未曾遭受大規模的戰亂,故無主之地較少,轄內土地大部分為大中地主所佔有,農民或缺地少地,或淪為地主的佃戶,這種現狀,完全不符合曾紀澤要使大明全境土地平均的目標。
而為了保持社會穩定,以及維護大明之開化形象,曾紀澤不能輕易對大地主動手,亦不能用暴力手段從中小地主手裡奪取土地。因此,“土地換股份”政策就成為了他目前可以想到的比較穩妥的方案。
那些地主們由地主轉變為資本家之後,便可以每年坐享股份之分紅,比之辛苦經營那些田地來說,自要輕鬆容易的多,這個政策,對他們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而透過這政策,國家不但將逐步將企業私有化,還可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可謂一舉多得。
但在世人眼中看來,政府花錢辦了企業,最後賤賣帶贈的送給私人,很顯然政府是吃了大虧。而這些看法,在曾紀澤看來,也不過是自古以來,官商不分,與民爭利的固有思想在作怪。
現在,是轉變政府職能的時候了。
“王爺,那可是好幾百萬兩銀子呀,你……你真的要送給我嗎?”唐廷樞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曾紀澤不以為然道:“本王也沒吃虧啊,這些東西是送給你了,但你每年照樣還得給本王上稅。本王還省了給你和你的工人們發薪餉,也不用操心怎樣能把它辦好,反正企業是你的了,你把它搞砸了,賠的是你自己的錢。本王倒覺著這買賣很划得來。”
唐廷樞默默點了點頭,又道:“商人的本性是追逐利潤,如果我覺得這個礦業局沒什麼利潤可榨取了,難道王爺就不擔心我不管它的死活,將它給隨便賣了嗎?”
曾紀澤哼了一聲,道:“如果真的發生那樣不幸的事,只能證明政府的監督機構是多麼的無能,那麼,很多人便將因此付出慘重的代價。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你,而你的代價也將是最大的。”
曾紀澤把醜話都說在了前頭,很顯然,他並沒有那些愚蠢,蠢到相信這些商人們僅憑著愛國的熱情,便會在國與利的權衡中,大義凌然的選擇了前者。
商人,從來都是曾紀澤最不信任的人。但偏偏是這群最不值得信任的人,才能為這個國家的前途注入有活力的血液。
“自古以來,唯有官府與民爭利,未聞官府讓利於民,王爺之作為,實在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請受廷樞一拜。”
唐廷樞徹底為曾紀澤所折服,感慨之下,納頭便拜。(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一百八十三章 重複的歷史
王府。
天色陰沉,滾滾浮雲,似有萬千兇獸慾探空而下,陣陣悶雷敲擊著天地,許久,卻不見雨。
奕;仰望蒼天,眉頭越皺越緊,袖中的拳手握得也更緊了。他的心,在撲嗵撲嗵加速跳動,一如三年前的那天。
這麼多年過去了,歷史,似乎又回到了輪迴的原地,抑或,原就一直在重複著。
“王爺。”寶鑑一身戎裝,大步走了過來。
奕;故作輕鬆之狀,問道:“新軍到哪裡了?”
寶鑑壓低聲音道:“回王爺,忽爾哈必已經率五千新軍精兵趕到了門頭溝,預計今晚就可以抵達北京城下。”
奕;點了點頭,道:“你立刻飛馬與忽爾哈必聯絡,叫他不必太急迫,沿途可適當的搞些擾民的障眼。不過,三更之前,必須趕到北京城下。”
寶鑑應諾,但心中仍有擔憂,道:“王爺,咱們就這樣調五千人馬入京,西邊那個不會起疑心吧。”
奕;道:“本王只跟她說是新軍出征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