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林,口氣也是充滿了質問與不滿。
孔祥林小心翼翼道:“回皇上,司法部之前確實審理過幾起類似的案子,但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跟胡國公有任何牽連,無非是一些商業的正常矛盾衝突罷了,有做的過分的,司法部隸下的法官們也都給予了應有的判罰。”
這孔祥林的話,明顯是在替胡雪巖做辯護了,不過曾紀澤卻又找不出他的碴來,人不是說了嘛,司法部是依法審理,至於判決過程中,法官們有沒有什麼偏向性,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曾紀澤絕不相信那些涉及到的法官們沒有收過胡家的好處,只要司法缺乏有效的監督體制,那麼,行賄受賄,執法犯法之事就絕不會杜絕。
曾紀澤冷笑了一聲,“孔總長,你能保證你手下的那些法官,他們沒有收了人家好處,違心的做出錯判嗎?”
孔祥林神色一變,卻又馬上做出大義凜然的表情,慷慨道:“臣讀聖賢書,受皇上聖恩,自當秉公辦案,臣相信司法部下屬的這些法官,他們也都是知恥識辱之士,斷然不會違背聖人之道,皇上之信任。”
孔祥林頓了一頓,又補充道:“當然,臣也不敢保證,這麼多的法官之中就沒有一兩個不知羞恥的敗類。所謂水至清則無魚,這也是歷朝歷代都無法避免的,不過請皇上放心,臣下去之後,一定加強對法官們的思想教育。”
曾紀澤一聽到“思想教育”是個字,又差點吐了,眉頭一皺,道:“搞什麼沒用的思想教育,要是憑几句聖人之言,就能讓官吏們不生**之心,那還要法有何用!”
孔祥林嚇了一跳,忙道:“皇上教訓的是,臣回去一定教育他們,斷案之時,都必須依大明律來,不得有任何私心。”
曾紀澤心知說了也是白說,他明白自己的改革還是有缺陷的,雖然他把司法權與行政權分開,全國的法官,一律由司法部任命,地方的省長市長縣長不再掌握司法權,這樣儘管比先前已有很大的進步,但仍不能稱得上是良性的司法制度。
那些法官是不歸地方官管了,但總歸還要歸上一級的司法部門管,那麼一旦如此,勢必會存在看上頭臉色行事的可能性。
再則,司法權雖一定程度上獨立了,但相應的監督機制卻並沒有及時的跟進,法官們全憑一己之念來判案,就算存在冤假錯判,當事者想要上訴,那無非只是換了一個上一級的法官,二審判決,仍然還是依靠法官的一己之念,這就為司法部門內部之間的官官相護提供了可能性。
泰安米店一案,表面上曾紀澤是對胡家的霸道不滿,實際上,他卻是想借題發揮,再一次推動第二輪的改革。
孔陳二人並不知道,他們的皇帝心中其實早就有打算了。
孔祥林見曾紀澤有所沉默,便以為皇帝也無話可說了,便道:“臣的司法部一定與陳總長的內務部緊密配合,儘快對泰安米行給一個公正的判決,還請皇上再寬限些時日,以容臣等調查審理清楚。”
曾紀澤暗哼一聲,揮手道:“也好,朕對你們還是相當的放心的。不過,此事關係到政府在民眾間的形象,為了不使民眾認為政府存在徇私,朕決心成立一個獨立的委員會,從旁監督司法部門的審理工作。”
孔祥林一怔,面露猶豫之色。曾紀澤開玩笑似的說道:“怎麼,孔愛卿不願意啊,莫非你心裡有鬼不成。”
孔祥林嚇一跳,急擺出激昂的姿態,“皇上說笑了,臣身正不怕影子斜,皇上這正是幫臣啊,免得有些無聊的人說閒話。”
“好好好,那就好。”曾紀澤這才感到滿意。
孔祥林出了一身的冷汗,退下之後,心裡琢磨著:“皇上就算搞什麼監督委員會,無非就是從當朝的官員中挑幾個出來,大夥都同朝為官,低頭不見抬頭見,所謂的監督,其實也只是擺擺樣子罷了。這國舅爺嘛,還是不得罪的好,萬一靈妃娘娘領著大皇子在皇上那裡哭上幾句,皇上心一軟,這倒黴的人不就只剩下我了。”
次日,曾紀澤即下旨組建一個‘司法公正監督委員會’,但令孔祥林震驚的是,曾紀澤並沒有從當朝官員中選人,而是將委員會的九個人選的選擇權,下放給了全國所有大學裡的法律系大學生。
也就是說,九名委員,將由全國法律專業的數千名大學生選出。
第三百零四章 求情
第三百零四章 求情
大學的學子們接受的是新式教育,對依法治國的認識更為深刻,而不似傳統的那些司法官員,法理之外,總念著一個人情。而這“人情”二字,可以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