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王地騎兵。鎮江有富阿明、馮子材,湖北湖南有官文,浙江還有左宗棠,曾氏父子完全在大清軍隊的包圍之中,臣已責令各路人馬,迅速進兵,剿滅叛匪。”
慈禧怒氣不消,喝道:“哀家在講恭親王你的罪責。你休要引開話題。榮祿,你倒說說看,恭親王犯下如此錯誤,朝廷是不是該向滿朝文武,向天下人有個交待呢?”
榮祿立刻體會到慈禧地言下之意。忙站出來道:“恭親王縱容逆賊。養虎為患。才會釀成今日之危局。按照大清律例。理應革除議政王之銜。免去軍機大臣之職。逐出朝廷。永不準再參與朝政。”
榮祿話一出。殿中一片譁然。文祥急為奕;求情:“兩宮皇太后聖明。恭親王雖然有失察之責。但他對我大清勞苦功高。辛酉之時。又有匡扶社稷之功。還請兩宮太后念恭王之功。從輕處置。”
奕;執掌朝政已有數年之久。朝中大臣不乏他地親信。他們自不願看到奕;因此倒臺。便是緊隨文祥。紛紛地站出來為奕;求情。
看著求情地眾人。慈禧地表情明顯不悅。而這時慈安卻也道:“妹妹。六爺是犯了些錯。但咱們大江地江山還要仰仗他支撐。逆賊還要勞他討平。我看就不必太過追究了。”
奕;默不做聲了許久。低聲道:“臣確有失職之罪。不罰不足以服眾。就請兩宮皇太后降責吧。臣甘願受罰。”奕;這話就說得比較輕鬆了。他料定太后們在眾臣地請願下。絕不敢輕易處置他。
慈禧暗嚥著怒氣。沉吟了半晌。道:“姐姐和哀家用人。向來是賞罰分明。恭親王有罪自然不能不罰。但念在恭親王有功有朝廷。功過相抵。哀家就給這處罰打了對摺。也罷。就免了恭親王地議政王之處。仍以軍機大臣令班之職。主持朝政。”
自努爾哈赤立國以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