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這無疑大大加重了成本。”
“徐商總雖是大人你選拔,大冶礦務局也是你一手建立,但實質上卻歸屬湖北衙門管理。目前因為只有咱們製造局一家需要大量的銅鐵,所以大冶那邊自會全力供給咱們。但各地建立武器局的趨勢已是不可逆轉,將來更多的工廠創立,對材料的需求量必成倍增長,那時湖北方面便不見得會優先賣給我們,即使會優先,那價格也一定會跟著增長,這是其二。”
唐廷樞的回答曾紀澤部分滿意,第一條很對,第二條卻未切中他的心思。太平天國的覆滅已成定局,曾紀澤自立之心也已確立,而到時能響應者,無非湘軍曾國藩嫡系之營,以及他手下的淮軍,至於胡林翼、左宗棠等人,站在哪一邊還真不好說。而到那時,胡林翼的立場又直接決定著大冶礦務局是否會繼續為淮軍提供銅鐵材料。
武器製造局的正常運轉,可以說是直接關乎到淮軍能否保持強大的火力優勢,這般關乎全域性的要害,豈能令其操之於他人之手。曾紀澤固然對胡林翼十分欽佩,也確認他是一個開明之士,但卻不能將賭注就這樣盡押在他會站在自己這邊上。
所以,他必須為上海武器製造局尋找新的材料供應源,這也是他這番召唐廷樞前來的主要目的。
曾紀澤也不再多拐彎抹角,遂道:“建時你說得很對,所以我已經決定,在徐州建立一個礦務局,開辦採礦、冶煉等廠,專門為咱們的武器製造局提供材料。我的意思是讓你全權負責籌建礦務局的事宜,你可願擔當此大任嗎?”
以買辦之出身加入曾紀澤的幕府,想要成就一番事宜,只有像徐潤那樣替官府從事商業活動,唐廷樞等了好久,現在他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喜出望外才對,又豈會不願意呢。
“多謝大人器重,唐樞必竭心盡力,必不辜負大人一番信任。”唐廷樞跪拜感恩,就差山呼萬歲了。
曾紀澤要的不是隻會磕頭的奴才,而是能替他辦事的人才,他將唐廷樞扶起,鄭重其事的說道:“我當然是信任你才會委以重任,不過這件事關乎我淮軍發展大計,萬不可出差錯,你有什麼想法和要求,就儘管先提出來,只要合情合理,我一定全力支援。”
唐廷樞細想半天,提出了數項要求:
首先,他希望新建的大冶礦務局,在執行方面,能徹底改變官督商辦的舊有模式,完全由商人出資籌辦,人事的任免皆由董事會決定。官府只在稅務申核、礦產開採申批以及買賣的合法性加以監督。
其次,避免洋人的參股,完全由本國商人投資,官府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應當適當投入低息,甚至是無息貸款。至於技術方面,江蘇衙門應當聯絡大冶礦務局,力邀其為新建礦業提供技術人材。
第三,官府應當對新建礦業降低錢稅,在其營銷上採取保護政策,優先購買。
最後,應當立即著手建立一家專家經營水運的船運公司,以便在礦業正式投入生產後,由京杭大運河運輸材料前往上海。
唐廷樞所提的要求可以說是完全合乎道理,對於第二、三條,曾紀澤可以無條的同意,因為這本來就是他的想法。而對於第一條,唐廷樞想要完全擺脫官督商辦的模式,這固然可以促進企業良性運營,也是市場自由經濟的必備條件,但曾紀澤卻無法全盤接受。
如果曾紀澤是一國的領袖,他自然可以選擇商業市場化,但現在的情況是,他所建立的每一家企業,目的無非就是想為他的淮軍服務。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這些企業都或多或少貼在他曾紀澤的私人所有標籤,他既是國家的封疆大吏,又是一名商人。
說白了,那些企業就是他自己的,他就是大老闆,自己監督掌握自己的企業,這與所謂的“官督商辦”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所以曾紀澤果斷的拒絕了唐廷樞的第二條,並明確表示,企業可以建立股東大會,資金也可以完全由私人出資,而官府的投資也可以算作是無償的投資,企業可以自行推選商總、完全掌握人事任免權。
但是,官府必須在股東大會中佔有一席,並且擁有獨一無二的一票否決權。
當然,曾紀澤也承諾,他不到萬不得已,決不會干涉股事會的任何決策,官府在董事會的席位,象徵意義大過實際意義。
對於在清國目前惡劣的從商環境,曾紀澤的承諾已是重大的讓步,唐廷樞也清楚他的難處,所以也只好表示同意。
第八十八章 家庭晚餐
至於建立輪船局,本也是曾紀澤的既定計劃之一,淮軍依靠江南密佈的水網為後勤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