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開拔北上,臨行前又想起碰見丁奉一事,於是寫下要求調兵增防巫縣的書信,交心腹急差永安大營。
夜光。。。柔和的灑在密林中,這裡的路還算平坦,再往北三四十里,恐怕就道路難行了,馬承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陳式道:“我們難行,魏軍一樣難行,今日不追,只怕丞相再無重用了!”。
這時,細作來報說曹魏人馬六千餘,領軍的是毋丘儉帳下的定武將軍,行中丞尚書事諸葛誕,其下還有許儀、樂綝兩位不出名的小將。
諸葛誕乃是諸葛亮的遠親堂弟,如果活捉了他,屆時諸葛亮肯定對自己刮目相看,想到此,陳式拿定主意,兵分兩路,一同沿著巴山南麓的狹長谷道追擊。
訊息傳到前方,諸葛誕大喜,道:“人言陳式無謀,今日一看,果然不假!許儀、樂綝,你二人領兩千人馬斷後,與之交戰,只可敗,不可勝!”。
二將領命,興沖沖的離去,提了兵馬,綽槍原路折回,趁著夜黑,在山間小道穿行。
沒過一個時辰,正好撞見迎面而來的漢軍,兩人不由分說,揮軍掩殺,來的都是步甲軍,陳式自然不放在眼中,吩咐馬承坐鎮中軍,自率前部迎戰。
士卒的嘶吼著,頓時響徹山谷,陳式所領騎兵乃是永安精銳,只因許久未有戰事,如今個個奮勇當先,剛一接戰,魏軍便顯出疲態,陳式左右衝突,殺xìng大起,樂綝在左,許儀在右,領軍奮力抵抗,而後領著所部撤上山坡,陳式乘勝追擊。
“樂將軍,陳式雖然已經成了驕兵,但我們如果一直撤退,恐怕他會心生疑慮啊”,許儀道。
樂綝望著不遠處殺紅眼的漢軍,笑道:“我們以弓弩射之,小小的挫其銳氣,讓他心生不甘從而拼死追擊,這樣一來,正好中了圈套!”。
兩人合計好,下令五百弓弩手自山坡上放箭還擊。
突然間,箭矢飛馳而來,射死許多人馬,這魏軍已經成了潰敗之勢,陳式萬萬沒想到他們還會不顧逃命放箭還擊,心中怒氣騰昇,傳令中軍馬承,傾兵跟上,一同追擊圍剿。
樂、許二人目的達到,急忙引兵撤退,一路上丟盔棄甲,旌旗遍地。。。
越往北去,道路愈發的崎嶇,戰馬已然行動不便,後隊的馬承只恐折損人馬回去不好交代,趕忙驅馬上前,道:“將軍,前方敵勢不明況且路途難行,不如引軍返回,此番打退魏軍,已是功勞一件”。
馬承與安平王有親,而自己算是諸葛亮嫡系,見馬承勸阻,以為他不願看自己立功,不屑道:“足下若不敢,這就引兵回去,我自己追擊便了!”。
馬承十分無奈,自己這樣回去也撈不著好,只得硬著頭皮與他一同北進,約莫三四個時辰,騎兵在崎嶇的道路上速度減緩,而魏軍則漸行漸遠,陳式雖然憤恨,但也無可奈何,只得引兵返回。
忽聽山側數聲炮響,兩邊山上亮起許多火把,密密麻麻的光芒之中,無數飛箭急速而下,陳式心叫不好,急忙遣馬承領後隊為前隊,全軍撤退!
漢軍多為騎兵,行路困難,飛箭如蝗般灑下,漢軍中箭落馬著甚重,一輪射箭之後,樂綝、許儀引兵復回,南面山中一面‘諸葛’大旗,在火光中躍然飄動,諸葛誕引兵截去後路,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陳式大怒,引兵拍馬迎戰諸葛誕,兩軍方才相遇,諸葛誕稍有不敵人,但隨後跟上樂綝、許儀兩位驍將卻是十分勇猛,將漢軍北隊殺得七零八落,陳式膽寒,不敢死拼,立即下令集中精銳兵力向南突圍。
畢竟陳式所領的是永安精銳,大多曾經追隨先帝東征過的人馬,在身臨危急之時卻沒有過多的慌張,在陳式的指揮下節節抵抗,沒有形成潰敗的局面。
戰馬嘶鳴,刀槍撞擊,不消一個時辰,漢軍在魏軍的包圍中頹勢盡顯,馬承浴血殺到陳式跟前,道:“將軍不聽我言,才有今日之敗,現今大勢已去,不如翻山而走,還能保全一條xìng命!”。
陳式大怒,道:“為將者,死也當死在戰場上,豈有全軍覆滅一人苟活的道理?!!馬承走就是了,我留下斷後!”。
攸關之時方能顯露真情,馬承雖然不滿陳式不聽自己的建議,但還是被他的話所感動,於是盡起手下兵馬,隨陳式向東山靠攏,使得漢軍一面靠山,避免被魏軍四面夾擊。
諸葛誕見漢軍已亂,心中大喜,吩咐兩位小將軍左右領軍互為犄角,對漢軍三面圍攻。
陳式漸漸不敵,只得引兵退上東山,戰馬器械已經漢軍旌旗全數丟棄,人馬也死傷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