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部分(2 / 4)

小說:侯門紀事 作者:那年夏天

鎮南老王陪在他的身邊,說出一句話來卻不是勸:“孫子,這是本朝第一名將,你這是對他挑戰?”

這難不住元皓,元皓大聲道:“我出好孩子,好孩子會哭,會當傷兵。”對陳留郡王笑的不懷好意:“你會當傷兵嗎?”

這小小孩子氣人倒有一手,對著名將說傷兵,親兵們捧腹又一陣大笑,紛紛道:“郡王,您今天可以認慫,不然您只能打嘴仗。”

“郡王的刀是出不來的,小王爺哪有刀高呢?”

這裡面夾雜著好孩子後知後覺的尖聲抗議:“胖孩子,你編排我什麼呢!”

元皓笑嘻嘻回話:“他出別十,我出別十,就出你了!”

“以後你和你表哥打牌,再也不幫你湊至尊寶!”好孩子黑了臉兒。

蕭戰耳朵也尖,饒是這裡人聲馬聲,他也捕捉到這句。壞笑著問:“你們說什麼,你們在說什麼?”

小十在袁訓馬上,聽的不全也哈哈大笑。小六和蘇似玉單獨一匹馬,小六問蘇似玉:“我讓的對吧?小十叔叔也要讓才行。”抱著他腰身的蘇似玉笑話他:“不然你去搶,這馬就全歸我一個人。”

小六有了鬥志:“也是,這馬分明有我一半,蘇似玉,還是跟你搶更有精神。”

小十樂陶陶,他身後是從小想到大的九哥,身邊是九嫂,旁邊大侄女兒大侄子和搗蛋胖孩子。風冷而裹緊雪衣的小面容上紅撲撲,卻不是讓風吹出來,而是興奮和開心所致。

鬧鬧哄哄中大家進城,早就分派好,一半的人馬駐紮城外。一半的人馬迅速在城中四下裡佈崗。城牆只有一邊,房屋也就沒有多少,更別提傢俱擺設。

在打定主意請太子來看,梁山王讓人在這裡盤下土炕,附近取木頭做幾個簡單的炕桌,原木色,光滑度都不足夠,但使用沒問題。太子見到反而喜歡,愛不釋手的摸了摸。

張大學士也有文人的病根兒,動不動就清風明月純出自然之心。對著衣架上沒削的樹幹骨節,吟誦道:“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趙夫子從門外走聽到,暗地裡好笑,這位夫子你的真意在朝堂之上,真的讓你在茅草屋野地呆幾年,此中哪還有真意?

這是達官貴人的通病,他的女婿小二也有,趙夫子沒再多想。到了這裡以後,他心裡醞釀的絕好一堂課,匆匆去尋孩子們。

……

半拉子土城,就地燒磚,傍山採石,依著原本的地勢而建。是版圖上新的邊城,也將成為過往商人和軍隊的重要補給地。鎮南老王覺得女婿辦的不錯,心生得意的他認了認自己的屋子,問問元皓已出去逛,他隨後沿著劃好的城基緩步而行。

走不到小半個時辰,朗朗唸詩聲過來。孩子們脆生生的語聲,在風中好似鳴玉般動聽。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趙先生隨後講解的嗓音:“這是唐盧綸的塞下曲六首之一,這是雄健之作……”

鎮南老王油然的笑容滿面,這個老夫子愈發的讓他佩服,他倒是依山念山,近水說水,抓的是時候。聽著孩子們又隨著念:“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他並不打斷。

只在稍作歇息時,鎮南老王問候趙先生:“夫子,您這又教上了。”趙先生欠身一禮:“這不,咱們離回去不遠,只恨我不才,怠慢了小王爺的大功課。這就能說點兒,抓緊說點兒吧。”

元皓會錯意,分明是夫子自謙,他聽成他的功課沒成。揹著弓箭裝威風呢,取下來,擺個射箭的勢子讓祖父看:“大功課嗎?”

這挽弓模樣漂亮極了,鎮南老王連連誇道:“將軍夜引弓,說的可不就是元皓嗎?”

這樣一說,別的孩子也動起來。小十出自輔國公府,也有弓箭,而且射的比元皓等還要好些。好孩子自從在布達拉宮裡沒威風過不好的表哥,弓箭從不離身,也取下來。

一排張弓的小身子整齊的好似訓練有素計程車兵,小六又帶頭念:“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讓鎮南老王開懷大笑。

這詩讓他有了心思,也不願意再打擾孩子們就著景兒學塞外詩詞,雖然孫子等看也看不夠,鎮南老王還是拱手,說聲:“我那邊走走。”趙夫子請他自去,又教孩子們念新的一首。

鎮南老王沒有接著逛下去,問了問女婿梁山王在哪裡,有人帶他過去。

蕭觀和親信副將在勉強能站人的城頭上指指點點,見岳父過來,說高處冷,王爺自己下來。

鎮南老王把他扯到一旁,副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