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有沒有找到神醫的蹤跡。
李承乾也在等。
這年頭訊息傳得太慢了; 便是房遺直跑出去的人在外頭找到了孫思邈,要把人或者訊息帶回來也得費些功夫。
沒老神醫的訊息,李元嬰只好去搗鼓自己的事。
去年他讓戴亭給他買個工坊,造紙的那種,因著冬天卻材料,工坊雖買下來了,卻一直沒造半張紙。
入春之後草木豐茂,造紙材料好採集,董小乙便稟報李元嬰說工坊可以開始造紙了,是否要按原來的工序正式開始產紙。
李元嬰一聽,來了興致,打發走董小乙便溜達去尋武才人。
現在李元嬰把武才人當圖書管理員,有想找的書都先去尋武才人問問。
武才人聽李元嬰問造紙之事,想了想,搖頭說:“這等是很少人有專門記述。”造紙之法大多是口口相傳,頂多只會提一句蔡倫造紙,誰會詳細地記載造紙之法。
見李元嬰實在好奇,武才人又給李元嬰提及一些她瞭解的東西:紙有麻紙,自漢代起便用大麻、苧麻、黃麻作材料,因著麻還得用來做衣服,麻紙造價也不便宜;後來又有用楮皮和藤來造紙的,叫皮紙和藤紙;聽說,現在江南一帶可以用竹子來造紙,叫竹紙,質量很好。
若想改進造紙之法,可以從原料下手,看看什麼原料又便宜又好用。
武才人說得頭頭是道,李元嬰聽得點頭不已,轉頭出宮去工坊那邊有樣學樣地對造紙師傅如此這般如此這般一說。
李元嬰最大的優點就是不缺錢,當場又叫董小乙亮出一個金燦燦的金元寶,相當大方地說:“誰若能提出把本錢降下去的好辦法,這就是誰的了!”
接著他又強調,成本低了質量差點也沒關係,紙太軟了可以拿來擦屁屁,紙太粗糙了可以拿來包裝食物。
總之,前期成品怎麼樣不要緊,先摸索出適合的來!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