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剃髮,也不用你守戒,只先換幾天女冠衣裳便好。等你將來尋到喜歡的人了,再還俗嫁他也不遲。”這事李元嬰還真有點把握,因為孫思邈和李淳風都是道士出身,他讓他們幫忙牽個線應該沒問題。
高陽聽完李元嬰的計劃很有些意動,可一想到李二陛下的脾氣,她又有點擔心:“父皇會同意嗎?”
李元嬰道:“不管同不同意,先試試再說,別沒試就放棄了。”
高陽認真點點頭,雖然她還不算成熟,但是她很確定自己不想嫁給房俊。
李元嬰摸了高陽的底,心裡有數了,便帶著小夥伴們收拾行囊回京去。來的時候帶了多少東西,回去時也帶了多少,除了多出幾張地契之外什麼都沒多拿。
只不過他們一行人沒走出官宅多遠,便有百姓陸陸續續上來和他們話別,最後竟成了夾道相送。知道李元嬰什麼都不缺,沿途的百姓也沒給他送什麼,只是派代表送了李元嬰一麻袋米,瞧著塞得鼓鼓囊囊的。
李元嬰一點都不嫌寒酸,只好奇地問道:“你們還怕我餓著嗎?”
負責扛米的漢子是個能說會道的,當即為李元嬰解惑:“知道殿下不愛收我們東西,所以我們才準備這個。這不是一家出的,而是所有人一人勺一筒湊起來的,您吃完要是還想吃鄠縣產的米,就回來鄠縣看看。”
這麼說,這可能是“百家米”——甚至“千家米”了!
這禮物很合李元嬰的心意,他高興地說:“好!”
漢子又說:“再過幾個月,萇楚就熟了,您可還沒嘗過!”
終南山一帶產萇楚,萇楚外頭看醜不拉幾,還毛毛的,但是切開看還挺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