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2 / 4)

小說:閒唐 作者:莫莫言

爭取成為一個能讓百姓愛戴、百官支援的儲君。

李二陛下把這摺子看完了,臉皮抽了抽。一看李承乾的目的地,他自然知道這又是李元嬰在慫恿,去年李元嬰就曾試圖讓李承乾去滕州玩,這會兒他覺得李承乾受委屈了,立刻又舊話重提。太子沒當好,是出去玩一趟能解決的嗎?

李二陛下完全沒法認同李元嬰的腦回路,連帶對李承乾也有了幾分不滿。他確實沒想過動太子,召回幾個兒子只是想看看還有多少人想對太子下手,一則磨練磨練太子,二則趁著自己還在提前把隱患拔除。

沒想到李承乾自己竟也毫不擔心,還想著去找李元嬰。李元嬰到底給他們父子倆灌了什麼迷/藥?李二陛下一陣惱火,索性給李承乾批了個“可”字,看看李承乾去滕州一趟又能有什麼用處!

李承乾父子倆都得到了想要的批覆,全然沒了原本風雨欲來的沉重,各自為接下來的安排做準備去。朝中原本有些凝滯的氣氛被李承乾和李象天馬行空的決定打破了,眾人開始私底下討論起來:這父子倆這麼做是有什麼用意?

李象把宗室子弟全部召到東宮弘文館讀書,連三歲小孩都沒放過,說什麼把自己的園子貢獻出來當“幼兒園”,到底是想做什麼?是真的想演一出兄友弟恭的戲碼,還是想趁機把諸王子弟都捏在手裡?這也太狠了吧,現在兩國相互牽制都不興抓別人子女當質子了!李象這個皇家嫡長孫在許多人心裡被貼了個“人小心狠”的標籤。

當然,更多人認為這是太子的主意,覺得太子看起來寬厚仁慈,心腸其實也挺狠。

可接下來傳出訊息說李承乾要去巡視滕州,眾人都懵了:這節骨眼往外跑,太子莫不是傻了?

李承乾不覺得自己傻了,他不僅要去滕州,他還要挑選長安願意去滕州搞建設的人一起出發,去滕州換一批歷練了幾年的人才回來差遣。這也是李元嬰在信裡和他說的,官員三年或五年一任,他那邊有很多任期已滿的人可以讓他挑回去用,但是人當然不能白給,他得帶批新人才來換。

這樣以一換一,其實還是滕州吃虧!李元嬰可不會白白吃虧的人,他在信裡洋洋灑灑地表述自己有多捨不得、有多虧本,又詳細地介紹每一個人的本事和政績,要李承乾不能虧待這些國之棟樑。

李承乾覺得他么叔連給自己邀功都這麼可愛。東宮不缺人才,但是這種在底下歷練過,擱到哪兒都能獨當一面、管治一方的人才卻是哪裡都需要的。

這樣的人才以一換一的話算起來確實是李元嬰吃虧,李承乾挑起人來也格外認真,選了足足一個月才終於敲定東巡名單,帶著人浩浩蕩蕩地離開長安。

李承乾的一番動作自然沒瞞過其他人的眼睛,有的人知道這些人是要拿去滕州“交換”的,都覺得李承乾和李元嬰兩個人膽子都大,一個敢把自己的人塞到東宮,一個還真敢把人照單全收。就算他們不怕對方坑自己,難道不怕李二陛下猜疑?

李二陛下自也知道李承乾挑人去“換人”,還是李承乾直接告訴他的。李元嬰確實捲走了一大批人才,現在李承乾要去把人換回來,李二陛下也不反對。

至於將來東宮會不會全是李元嬰的人、李承乾會不會和李元嬰勾連在一起造/反,李二陛下暫時沒這種擔心,就李元嬰那狗脾氣,造/反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他絕對不會幹。

狗脾氣的李元嬰得知大侄子要過來玩,馬上忘記被李二陛下臭罵一頓的氣憤,勉勉強強把李二陛下重新劃入好皇兄行列。他召集手底下的人開了個動員大會,表示任期滿了的人可以跟李承乾回京,他也沒隱瞞京中的局勢,把這時候站太子的風險給眾人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每個人家裡都有老有小,有妻有女,他們跟著來滕州或許是因為想歷練歷練或許是因為同窗之誼,李元嬰不能因為他們信任自己過來滕州搞建設,就強迫他們帶著身家性命跟著自己站隊。對於走仕途的人來說,站錯隊無疑會帶來滅頂之災!

李元嬰開完動員會,許多人都已經做出選擇。

唐觀和唐璿他們就準備跟著太子回京,在太子最需要用人的時候堅定不移地支援太子。

武媚和狄仁傑他們還是決定繼續留在滕州,武媚是因為身份關係,覺得還是在滕州能發揮她的最大用處;狄仁傑則是不想回京面對家人的催婚,他認為自己還小,還可以再奮鬥幾年再思考成家的事!

其他人也陸陸續續和李元嬰說了自己的決定。

不管是決定回京還是決定留下,李元嬰都一一拉他們促膝長談,讓他們接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