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部分(1 / 4)

小說:大漢箭神 作者:老是不進球

憧梢�行睦磣急浮!�

陳掌拱拱手。“正要請教。”

竇嬰擺擺手,示意人拿過一部書稿,攤在案上。“你看,這是南越番禺附近的一座山。看似簡單,不過兩三座小山,幾道河水。可是這些小山的方位是否準確,孰高孰低,河水走向如何,都要經過仔細測量,可不是眼睛看看,隨手就能畫出來的。”

陳掌湊到近前,仔細翻看。這張圖他也看過,正如竇嬰所說,他以為只是一個示意圖,沒想到還有這麼多的講究。

“民情需要多方打聽,以證虛實。地理需要實地勘探,反覆測量。這次又是為治河做準備,更是馬虎不得。”竇嬰收起書,又看似不經意的透露了一個訊息。“我聽說,陛下有意要建太學,招收天下才俊入學,學優者為博士,力強者可入仕,將來也是入仕途徑之一呢。”

陳掌眼珠一轉,立刻把這個訊息記在心裡。

談了半天,陳掌帶著兩部精裝書離開了魏其侯府。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轉身去了陽信長公主府。見到陽信長公主後,他獻上了兩部精裝書,又特將打聽來的訊息告訴了陽信長公主。

陽信長公主將信將疑。她也有耳目在長安,卻沒有收到類似的訊息。她不知道這是自己的訊息不夠靈通呢,還是竇嬰在騙人。

陳掌適時的擔負起了謀士的職責。在他看來,這件事就算竇嬰有誇大其詞的成份,也應該基本屬實。河患是天子眼下最關注的大事之一。天子精力有限,無法親自實施,安排竇嬰去做,動更多人的力量,應該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如今平陽侯曹時、長平侯衛青出征,建功在即,陳竇卻在軍中沒有根基,他們想在治河上立功,也是很自然的事。

陽信長公主覺得有理,更加不敢怠慢。她是不用擔心什麼,可是母后那邊的壓力卻不小,田汀�呢┫嘀�凰淙換乖冢�床荒芾碚����濫囊惶煬捅緩�補�チ耍康蔽裰�保�跆鍃郊乙脖匭胗興�卸��荒蘢�源�小�

陽信長公主隨即入宮,把這個訊息告訴了王太后。王太后也覺得有理,立刻召陳掌入宮,任他為長樂少府,並命他出頭主持,招集賢士,準備在治國這件事上分一杯羹。

一時間,長安城的貴戚們明爭暗鬥,紛紛招攬人才,有的著書立說,有的實地考察,建言獻策。

突然之間,從各地趕來的遊學士子現自己成了香餑餑,再也不用為吃飯住宿之類的事犯愁了。

石渠閣。

董夫子看著譽寫得清清楚楚的文稿,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扶著鬍鬚,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五十名弟子的幫助下,他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將宮中收藏的典籍翻檢了一遍,不僅將歷代有關治國的記載搜檢無遺,還找到了不少和秦朝經濟有關的資料,足以增補他之前的文章。

開始他還有些擔心,生怕這些資料與他之前的結論不符。等一一檢驗過後,他欣喜的現這些資料大多都與他的分析吻合,即使小有誤差,也很容易調整。

經此一事,他終於明白了梁嘯說過的一句話:只要立論於事實,就不會出現太大的誤差。只有謊言才需要用更多的謊言去彌補,事實就是事實,資料不會推翻事實,只會進一步證明事實。

現在,他不僅可以開始撰寫大河變遷史,還能對之前寫成的秦朝政治得失做進一步的修訂。竇嬰給他的期限是一年,有了這五十名弟子的幫助,他完全可以在半年時間內完成寫作。

下一步,也許就應該開始寫那部大書了吧?董仲舒信心滿滿。

“董夫子,董夫子。”太史令司馬談突然闖了進來,頭散亂,滿臉疲憊,卻兩眼放光,精神亢奮。

“太史公,出了什麼事?”董仲舒吃了一驚,連忙起身扶住司馬談。他知道司馬談最近幾個月一直在埋頭演算有關天文的事,吃飯睡覺都不肯離開那具千里眼半步,閣裡的人都說他快瘋了。見司馬談這副模樣,董仲舒豈有不慌。

“你這兒有沒有精於算術的人?”司馬談四處張望。“我要找幾個人幫忙驗算一下,我怕我一個人算得有問題。”

“什麼問題?”

“呃,不能說,不能說。”司馬談連連搖頭。“陛下有詔,定式出來之前,不能說。”他看看四周,又忍不住心中的得意,湊在董仲舒耳邊說道:“夫子,我算出了日月星辰的運算規律,我明白了天道。哈哈,從此之後,我可以開宗立派,成一家之言了。”

董仲舒吃了一驚,一邊讓人去找通曉算學的人弟子來幫忙,一邊瞪著司馬談,眼睛眨也不眨。司馬談又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