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羌騎士卻沒這樣的疑惑,類似的戰術他們已經演練過無數次,一點意外也沒有。他們撥轉馬頭,再次衝殺過來,將剩下的樓蘭人斬殺在陣前。
趕來增援的兩千羌騎大驚失色,齊唰唰的勒住了戰馬。他們離得比較遠,雖然也沒看清楚弩箭,卻親眼看到了身穿鐵甲,手持長矛的漢軍騎士是如何殺戮樓蘭人的。四百騎對一千騎,他們卻只用了一個衝鋒就解決了樓蘭人,這樣的戰鬥力簡直是駭人聽聞。
他們聽說過漢騎的實力,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可是當他們親眼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還是覺得很震驚。
他們自認不比樓蘭人強,面對如狼似虎的漢騎,他們信心全無,不約而同的勒住了戰馬,撥轉了馬頭,避開與漢騎的正面交鋒。
第595章暗算
若羌王大驚失色。他已經預料到這將是一場苦戰,他能做就是利用兵力優勢,不斷的起衝擊,一點點的耗盡漢軍的實力,以五千、六千甚至一萬騎士的性命換取梁嘯及其麾下一千騎士的重大損失,然後再起全力一擊。
可是他沒想到雙方的差距這麼大,一千樓蘭騎兵被對方輕易摧毀,剩下的兩千騎兵連上前接戰的勇氣都沒有。計劃從一開始就陷入了僵局,接下來的戰事如何進行?
若羌王硬起心腸,再次催逼那兩千騎兵上前接戰,並下達了最後通諜,如果不執行命令,殺無赦。
這兩千騎士一千來自於闐,一千來自莎車,都是有實力的大國。他們當然不怕若羌王,但是他們的國王在天狼身邊,如果不執行命令,他們的王必死無疑。
迫於命令,他們硬著頭皮,再一次起衝鋒。
蹄聲隆隆,如同喪鐘。
謝廣隆率部輕易地摧毀了樓蘭人之後,撥馬而回,在弩車之後列陣。郭武則率領四百騎從弩車中間穿過,先迎向右側的一千于闐騎兵。
照例,還是正對於闐騎兵的二十具弩車開始射擊,十具弩車一個批次,將三百枝弩箭射向于闐人的戰旗處,接著又是一批。一旦完成射擊,車廂裡的射手就迅上弦,在滑輪組的幫助下,平時需要四五個人才能操作的強弩,一個人就能完成,十幾息之內就能進行第二次射擊。
在與郭武等人接觸之前,于闐騎兵遭受了五個批次的射擊,一千五百枝鐵製弩箭傾瀉在以將旗為中心,方圓三十步的範圍以內。和樓蘭人一樣,根本沒有任何應付經驗的于闐騎兵遭受重創,負責指揮的將領被當場射殺,衝鋒陣型的前半部分被完全摧毀,後半部分則被突然倒地的同伴絆住,陣腳大亂,真正能上前接戰的只剩下最前面的一兩百騎,他們沒受弩箭的影響,飛快地迎向郭武等人。
又是一場一面倒的屠殺。
在戰場的南側,一千莎車騎兵遭到了三十具弩車的連續射擊。三十具強弩分成三個批次,射出連續不斷的箭雨。與北側的戰局不同,這些弩車除了對莎車將領進行遠端狙殺之外,還對最前面的騎兵進行了無情的阻擊。
一匹匹戰馬中箭倒地,一個個騎士從馬背上摔了下來,摔得頭暈眼花,有人被戰馬壓住,脫身不得,眼睜睜地看著後面的同伴奔騰而來,又被弩箭射中,撲倒在地。
數百步的距離成了莎車騎兵的生死線,無數騎士和戰馬中箭倒地,卻始終無法突破漢軍箭陣。戰馬悲嘶,騎士哀嚎,弩車咆哮,交匯在一起。
梁嘯、徐樂舉著千里眼,目不轉睛的盯著南側戰場,三十輛弩車能不能擋住一千騎士,之前雖然做過試驗,實戰卻是第一次。西域地廣人稀,漢人又是外來力量,註定了要走精兵路線。強大甚至有些神秘的軍械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選擇,鄧國斌設計的這些弩車就是最大的希望。如果能一戰成功,那漢軍控制西域的征程就會輕鬆許多。如果不能實現預定目標,那就只能暫時擱置計劃,甚至另想他法。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效果還是很理想的,三十輛弩車形成了連續射擊,牢牢地控制住了局面,莎車騎兵傷亡慘重,卻不能前進一步,只有極少數的騎士死裡逃生,闖過了箭陣,有機會接近弩車。不過,他們隨即被弩車後的謝廣隆等人擊殺,無一倖免。
看到這一面倒的屠殺,梁嘯並沒有太驚奇的地方。他來自二十一世紀,知道技術的力量有多強大。一旦有革命性的武器出現在戰場上,將對舊的作戰方式產生顛覆性的影響。這些裝備了千里眼的弩車既擁有了遠在五百步的射程,又有較高的精準度,再加上滑輪組提供的省力系統,無疑是這個世界上屈一指的殺傷性武器。
這一切都是由鄧國斌完成的,雖然裡面有他的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