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2 / 4)

小說:大漢箭神 作者:老是不進球

韓安國、衛青的水戰能力。如果有可能,讓衛青率部奔襲番禺城。哪怕只有千餘人,也可震懾南越君臣,迫使他們納質稱臣。

天子且喜且憂。喜的是嚴安的建議和他不謀而合,他去找劉陵,就是想用水師奇襲番禺,給南越君臣施加壓力。憂的是,這個建議明顯是出自梁嘯,嚴安不僅沒能壓制梁嘯,反而受他影響,成了他的傳聲筒。

天子多少有些失望。

天子隨即召竇嬰等人議事。

竇嬰態度很鮮明的支援嚴安的建議。他說,在山東大水的情況下,朝廷不可能派重兵強攻南越,目前條件也不具備。如果能以一支偏師震懾南越,讓他們稱臣納質,這是用力最少,影響卻足夠大的方案。作為最後一個異姓王,南越向朝廷派出質子,就表示他割據嶺外的歷史結束,成為真正的屬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無異於開疆拓土。要知道,南越名義上是大漢屬國,可是大漢從來沒能對他施加真正的影響。南越就是一個獨立王國,連大宛、月氏都不如。大宛、月氏至少還有質子在長安。

至於派多少人,竇嬰也提出了一個建議:就徵用淮南國的樓船和將士,但是將他們調撥給韓安國指揮。按照朝廷制度,淮南王不治民,更不治兵,淮南國的將士原本就屬於朝廷,朝廷現在要徵調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淮南王根本沒有理由反對,朝廷的投鼠忌器更沒有必要。

天子非常滿意,立刻派竇嬰為使,讓他趕往淮南宣詔,徵調淮南樓船士奔赴會稽,增援韓安國、衛青。

竇嬰藉機又提出另外一個建議:招募列侯子弟,讓他們隨軍征討。列侯裂土受封,原本就有義務在朝廷出征的時候出人出力。如今列侯子弟都在京城,閒得無聊,惹是生非,不如把他們趕出去打仗,就算不立功,也能開開眼界。

天子猶豫了片刻,也接受了。他原本擔心列侯子弟從軍會重新造就一個軍功集團,經過這段時間,他覺得自己多慮了。開國功臣早已經去世,現在的列侯子弟大多沒有經過戰陣,在軍中根本沒有影響可言。讓他們從軍,不僅可以平衡梁嘯這樣的庶民將領,還可以減省軍費開支。

列侯從軍自備武器鞍馬,只需要朝廷提供糧餉,最大的開支是立功之後的賞賜。不過,那得等他們立了功才行。

竇嬰的兩個建議都得到了天子的首肯,心情大好,連說話的聲音都高了幾分。

天子隨即將從梁家帶回的船模和圖紙交給考工令,讓他隨竇嬰去一趟淮南。據劉陵說,淮南的樓船雖多,但是最好的幾艘船還是她用過的那三艘。那三艘樓船經過改造,抗風浪的能力更強。如果要載將士出海,可能要對淮南現有的樓船進行改造。有了這些船模和圖紙,考工令可以少走彎路。

為了萬無一失,天子又讓人去了一趟茂陵,向劉陵借調鄧國斌等淮南門客。經過與鄧國斌一席談,他對鄧國斌的技術非常欣賞,本想徵召他做官,卻被鄧國斌拒絕了。如果有鄧國斌輔助考工令,樓船改造的事會更加順利。

劉陵很爽快的答應了。數日之後,鄧國斌和另外兩個門客趕到長安,與竇嬰等人匯合,一起趕往淮南。

與此同時,天子下詔丞相府,命丞相與宗正協同,徵發列侯子弟從徵。為了保證這件事能夠順利進行,天子親自趕到平陽侯府,請平陽侯曹壽為列侯表率,率軍出征。

曹壽欣然從命。

第498章呂嘉

梁嘯憑窗而坐,風聲滿耳,暴雨如注,牆角的幾株芭蕉被風吹得搖搖擺擺,肥厚寬大的葉子被水乾乾淨淨,綠得發亮。空氣潮溼而清涼,午後的燠熱一掃而空。

梁嘯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純天然,無任何新增劑的椰汁,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颱風來了。

這樣的天氣,即使是樓船也不敢在海上航行。淮南的商人不是返回中原,就是停靠在港中,悠閒的享受著南越的美食和美人。除非迫不得已,沒有人會在這樣的天氣外出。

可是梁嘯的對面就坐著這樣的一個人:南越國相呂嘉。

呂嘉剛過十年,中等身材,麵皮微黑。他雖然扎著椎髻,穿著短衣,但氣度從容,有一種飽讀詩書的樣子。梁嘯覺得有一句詩用來形容呂嘉非常貼切: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不僅梁嘯這麼覺得,嚴安也對呂嘉印象不錯。他和呂嘉吵了很多天,私下裡還幾次在南越王趙胡面前捅過呂嘉黑刀,但他卻非常欣賞呂嘉的氣度,多次在梁嘯面前誇讚呂嘉。梁嘯原本還有些不以為然,今天見了呂嘉本人,才知道嚴安所言不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