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側的山坡上,梁嘯舉起了手,下令出擊。
戰鼓聲響起,號角聲也跟著響起,鷹部落的戰旗搖動,應該是黃若率軍出擊了。巴圖笑了。他知道,除了他之外,黃若是梁嘯比較信任的部落領。如果沒有他,黃若將是最理想的南山東部領。因為他,黃若表現再好,也只能禮讓三分。
這就是先服者賞。一想到此,巴圖就覺得非常得意。
黃若此刻卻沒心思想這些,他爭取到了戰的機會,一心要在梁嘯面前表現一番,率領本部落的三百餘騎從山坡上奔了下來,迎向對手。誰都知道,這種試探性的戰鬥並不能影響全域性,但是他卻必須讓梁嘯看到他的忠誠和勇氣,只有如此,他才獲得梁嘯的信任,才能收穫更大的利益。
“殺”黃若踩著馬鐙站了起來,舉刀大呼。
鷹部落的騎士們紛紛應和,戰馬漸漸加,雜亂的蹄聲逐漸聯成一片,匯成一體。
雙方相隔三百餘步,弓箭手們開始搭箭,連續射擊。他們並沒有正面對沖,而是錯開約三五十步,很默契地選擇了他們最熟悉的騎射方式。
絃聲嗡嗡,箭矢離弦,衝上天空,劃出一道弧線,又俯衝而下。這時候,幾乎所有的騎士都顧不上防護自己,即使有騎盾也來不及舉起,只能暗自祈禱上蒼保佑,別被射中要害。漢人不僅帶來了精良的裝備,還有神奇的醫術,他們治傷不用巫師,而是有專門的醫匠。只要沒有射中要害,漢人醫匠就有機會幫他們撿回一條命。
一想到那些似乎無所不能的漢人,鷹部落的騎士又增添了幾分信心,他們連續不斷地射擊,將一撥撥箭雨射到對方的陣中,同時也承受著對方的射擊。
黃若支援梁嘯多時,也得到了十幾副漢軍制式甲冑。他將這些騎士全部安排在陣地的最左邊,直面對手。有了這些甲冑的保護,普通的箭矢很難重創要害,生存率會大大提高。有了他們的掩護,鷹部落的損失可以降到最低。
片刻之間,雙方錯身而過。近百人中箭落馬,有的當場死去,但更多的卻是受了傷,輾轉哀嚎。戰場上的氣氛一下子多了幾分慘烈。
黃若來不及細數,只是粗粗看了一眼,就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他的損失比較小,這一戰他已經穩操勝劵。他二話不說,立刻命令吹號,返身再戰。
他的對手也同樣如此,撥轉馬頭,再次互相沖鋒。
兩個來回之後,鷹部落的人數優勢和裝備優勢積累效應出現了,對手只剩下一半人還坐在馬背上,而且不少人中了箭,受了傷,而鷹部落的損失卻非常有限。黃若當機立刻,立刻決定放棄騎射,動決定性的近戰。
一聲令下,鷹部落的騎士收起了弓箭,拔出了戰刀,舉起了長矛,迎著對手衝了過去。
見鷹部落的騎士面對面的衝了過來,一副決一死戰的模樣,原本就已經受挫計程車氣頓時崩潰,不少人下意識的選擇了避讓。見此情景,黃若大喜,再次下令加,一馬當先的衝了出去。
裝備漢軍制式甲冑的騎士迅集結到黃若周圍,擔當起了破陣的重任。
“殺!”
“殺!”
“轟!”兩軍相遇,黃若和他身邊的十幾名騎士左右劈砍,鋒利的戰刀割開了對手的皮甲,割開了對手的面板,留下一道道殺痕。鮮血飛濺,刺激得他們更加興奮。
雙方一觸即分,黃若還沒回頭,就聽到了山坡上的戰鼓聲。他忍不住笑出聲來。這一定是梁嘯看到了戰局,用鼓聲給他助威,為他慶賀。勝局已定,他撥轉馬頭,回頭看向戰場。
鷹部落的騎士紛紛勒住韁場,放慢腳步,聚集在黃若身邊。
對手已經所剩無幾,剩下的人也落荒而逃,根本沒有回頭一戰的勇氣。
黃若舉起戰刀,厲聲狂嘯,興奮得滿臉通紅。
鷹部落的騎士也興奮的舉起武器,齊聲怒吼。
山坡上,鼓聲激昂。
遠處,巴圖放下了千里眼,哈哈大笑。“吹號,為黃若助威。戰告捷,而且勝得這麼輕鬆,是天佑大漢,天佑梁將軍,天佑我等。”
號角兵立刻吸足一口氣,吹起了號角聲。
列陣的各部落將士看不到戰場上的情況,只知道雙方已經接戰,正自緊張。聽到號角聲,這才知道鷹部落已經取勝,頓時鬆了一口氣,興高采烈的互相慶祝,一時間氣氛熱烈,原本壓抑的心情總算得以舒解。
對面的陣地上,若羌王等人卻臉色陰沉。雖說只是小規模的試探,可是己方敗得徹底,卻讓他們大感意外。兩百騎士出戰,活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