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3 / 4)

小說:病嬌春 作者:想聊

,明明都是笑著的,卻橫生出一股劍拔弩張的氣氛再裡頭。

謝瓏瞧著情況有些不對,立即在中間打了個圓場,“佛門面前就都別說你們刀啊劍啊的事情,我估摸著濟光大師講法的時辰也快到了,既然遇見了,我們就一同前去。”

眾人都沒有說話,謝瓏便當他們是同意了,直接拉著沈棠往裡面走,“我先帶你去瞧瞧,讓他們兄弟兩慢慢說話吧。”

濟光大師是得道高僧,曾遊離山川,經世間萬般滋味,最後得了慧根,遁入空門。傳聞江湖中有一惡人經他點化,最後散盡武功大笑而去,從此不再禍亂人間。

這訊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謝瓏來這純粹是湊個熱鬧。當今許多貴人喜歡禮佛,若是有幸能得大師一句與佛有緣,日後在世家大族圈子中的地位就不一樣,嫁入夫家也會受人禮遇。

等離後面兩個人有些距離了,謝瓏的態度也冷淡了些,但到底改了小時候不知事的刻薄,雖仍舊不喜歡沈棠,但客客氣氣地問:“你現在是同表哥在一起了嗎?”

沈棠不知道她問這話是什麼意思,卻也不是傻的,警惕地看向她,只含糊地說:“我只在世子爺身邊侍候,旁的沒有想過。”

“別誤會什麼,我只是隨便問問,我還以為你和表哥早就在一起,就等著一個名分。不過也不急,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謝瓏將她帶入佛堂前,一尊足有五人高的金佛便映入眼簾,帶著讓人臣服膜拜的威嚴。沈棠心中升騰起一種敬畏,謝瓏恰好回過頭來和她說,“我弟弟是個傻的,最見不得人不好,你最好同他說清楚了。不然他還以為這些年你受了伯恩王府的苛待,到今天還同舅舅家有些隔閡呢。”

她的話說得巧妙,明裡暗裡逼著沈棠去劃清了同謝正辭的關係,最好日後不來往了。若是不去,那便是她在責怪伯恩王府刻薄了她,而王府收留她這麼多年,傳出去旁人也只會說她恩將仇報。

沈棠記著謝正辭的情分,可被謝瓏這樣說著到底有些難堪,應了一聲之後便不再說話。

恰好濟光大師開始講經,聽完便是兩個時辰之後的事情。謝瓏要去找濟光大師說話,卻不好把沈棠一個人丟在一旁,就一同去了。

圍在濟光大師身邊的人很多,謝瓏還是仗著身份擠到了前頭,雙手合十,朝著大師行了一個禮。

濟光大師已是古稀之年,有些乾瘦,顯得素色的僧袍有些空空蕩蕩。面相倒是和善的,右手邊纏著一串紫檀木佛珠,眼神無波無瀾,看向人時只讓人內心頓時平和下來,覺得凡塵俗世不過一場空妄,沈棠倒是有些明白他受眾人尊敬的緣由了。

大師朝謝瓏回了個佛禮,眼神觸及到一旁的沈棠時微微一滯,繼而露出一個和善的笑容,“姑娘福澤深厚,日後定是大富大貴之人。”

眾人皆是一愣,沈棠回過神來,她若是福澤深厚,怎就會年幼失沽,怎就會遇到陸持。她笑著回話,“大師怕是看錯了。”

濟光大師雙手合十,閉上雙眼唸了一句“阿彌陀佛”,才看向沈棠,“姑娘命格極貴,但幼時多磨難,自有貴人相助,自後柳暗花明,閨中父兄多是疼寵,所嫁權貴,所誕良順,榮極一生,惠及旁人。”

“貧僧禮佛四十餘年,從未走眼。”

一語皆驚,眾人看向沈棠時的眼神都變了。可濟光大師所說,對於沈棠來說,就像是在描繪另一個人的美滿人生,是一場觸不可及的痴望。

她臉上的笑容都快有些維持不住,眼中隱隱有淚,“謝大師指點,不過大師這次怕是看錯了人,我自幼失沽,且是家中獨女,何來父兄一說。”

“阿彌陀佛,貧僧瞧姑娘命格,父緣未盡,令尊應尚在人世,日後相逢也未可知。”

沈棠心思一動,想問卻又害怕,嘴唇上下翕動,還未出聲,濟光大師就說了,“貧僧也不知令尊現在身在何方,姑娘莫要問了,日後自會相見。”

他說著就將手中的佛珠褪下,遞到沈棠的面前,如同一個長輩般交代著:“佛渡有緣人,姑娘也算是與佛有緣。望莫要被眼前的苦痛折擾,貧僧送你一串佛珠,佑姑娘逢凶化吉,否極泰來。”

作者有話要說: 五個小時寫了三千字,告辭,我發紅包賠禮道歉,我檢討自己,我真是個渣作

第45章

沈棠向來不信鬼神之說; 也不相信能從一個人的面相中就可以窺見一生的命運。可畢竟這件事情牽扯到她的父親; 嘴上在如何說著不信,可心裡頭總有一份希冀; 萬一她的父親當真還活著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