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3 / 4)

小說:一品公卿 作者:無組織

兵馬旦夕之間就可以攻打進國家都城,這樣的禍患可不在少數。

“遷都以北,必然填民屯田,此為勞民傷財之事,何為人和?”

因為歷史遺留的種種問題,北平一直都算是邊疆,而且征戰連年,人口遠遠不如江南稠密。遷都這樣的大事情,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口。如果真的要遷都的話,大規模的移民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而大規模移民本身就是一個不小災難,對於民生也有不小的傷害,絕對談不上什麼人和”反對派說的也有道理。和單純因為利益考慮的贊成派相比,反對派似乎更有說服力。 朱高煦似乎早就料到反對派會有這種論調,站立在殿階之上大聲說道:“此為書生之見,實不足取。邊陲之地?嘿嘿。我大明國國力鼎盛君聖臣賢萬眾一心,當行前所未有之壯舉。開前所未見之疆土。普天之下,反我大明兵鋒所指,旦夕之間可入版圖。數年之後,北平亦為腹心之地。我大明國指日可成。何來邊陲之說?”

這已經是在3用林三洪的《大明國》書文當中所提出的概念了。

未來的大明國絕對不是現在這個樣子而是要開拓進取到南北極限。到時候疆土萬里,北平也就成了地理性質上的中心,所以邊陲邊患等等說法就站不住腳了。

開拓疆土必然要有戰爭,這個遠大而又宏偉的目標頓時博得贊成派一片喝彩之聲。尤其是那些實力派的武官。明白真正對於自己的利益影響,自然是舉雙手贊成了。

如果沒有戰爭,武人就會被文官壓制的死死的,不論是為了武人的集體利益還是為了自己能夠建功立業,這個大明國的概念是一定要接受的。

可是科道言官也不是那麼糊弄的,不可能因為朱高煦點出了《大明國》這個概念就變得熱血沸騰。

不管怎麼說,朱高煦指出的“大明國”這個概念還是一個十分遙遠的話題,至少在面前看來理想和現之間還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反對派還是做出了很務實的言論:

“蒙古內附只是極西的一小部分,無法徹底影響整個蒙古,而今東西蒙古雖然被我大明軍隊征伐的支離破碎,可並非煙消雲散,時時都有崛起的可能,若是邊患一起“

蒙古是一個很堅韌的民族,殘酷的生存環境不僅沒有把他們淘汰,反而歷練出了英勇善戰的蒙古人,不得不防啊。

早在前鐵木真時代,蒙古草原上的形勢和現在也差不了多少,可是隻誕生了一個鐵木真,碩大無朋的蒙古帝國僅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橫掃天下了,…

“確實有這個可能,現在的蒙古並未真心歸附,在可見的十年二十年之中,邊患不會斷絕。若邊患亂起,朱高煦大聲道:“天子當守國門!”

此語一出,朱拇霍然起身,臉上帶著前所未有的潮紅之色

這句話可不的父子二人商量好的,也不是在唱什麼雙簧。

“天子者,為上天之子小為臣民之首。為社稷江山之主。若是變故,當衝殺在前,以一身遮擋天崩,以一力彌合地裂。畏縮在後算哪門子的天子?偏南江南,倚仗山川之險要,以大片國土為緩衝,為一家一人拋萬千百姓於前方,此為天子?此為昏懦之輩而已。我大明天子昏?我大明天子懦?”

多少年來,朱林就一直沉浸在局勢的判斷和衡量之豐,兒子朱高煦的一句“天子守國門”登時就讓永樂皇帝熱血上撞起來,立刻就好像回到了二十年前的年輕時代,滿腹雄心指點江山的豪邁登時就又回到了身上。

天子就應該守衛國門,身在最前面對艱難險阻。一味的追求絕對的安全,憑藉幅員的遼闊作為緩衝來降低有可能的傷害,這是懦弱的表現。

本來還對遷都有一點顧慮的朱豬頓時鐵下了心腸:無論如何 一定要遷都,哪怕是單純為了大明後世子孫做出表率,也要去守國門!想法雖然已經堅定了,可來自朝野的阻力仍然不所以朱槽還是準備很心的一點點施展,而不是因為一時血熱就急吼吼的要遷都。

“此事幹系重大,容後再認…”

朱持正要說什麼,側門中跑來一個宮人小聲的對朱捷的隨身宮人說了點什麼,隨身的宮人頓時臉色大變,小心翼翼的湊到朱特身邊,輕聲說道:“皇后有恙,急見陛下

徐皇后的身體並不怎麼好。尤其是近年來,更是每況愈下。只不過因為是在天家,平日裡有病也不能說是有病,通常都會說的輕描淡寫,如果用“鳳體欠安”來形容。就已經很嚴重了。今天更是直接使用了“有恙”這樣的字眼,而且是急著要見朱豬,可見真的是嚴重到了某種程度,否則不會這麼急吼吼的跑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