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1 / 4)

小說:一品公卿 作者:無組織

“義學呀,好說,好說”玉蘭大包大攬的說道:小事一樁,林大人想辦多少義學?一應所需我一個人就包了。”

揚州的義學堂早在林三洪還在知府任上的時候就已蔚然成風,請一個半吊子的書生,隨便找個什麼地方只要不透風不漏雨就行,置辦幾條板凳弄幾分書辦筆墨就算齊了,一年到頭也花不了幾兩銀子。正是因為本錢太哪怕辦十個二十個義學堂。也沒有多大的資金投入,所以玉小蘭才如此的大包大攬。

“不是揚州的那種義學,我要辦的義學堂很大,耗資肯定不我估摸著豐隆昌拿不出那麼許多的銀錢。所以想四處湊點銀子”

“五百,,一千貫薦,夠不夠?”

要是辦普通的義學堂,一千貫錢可以弄出很多來,可是林三洪準備做的義學堂絕非那種草臺班子,不是幾千貫錢就能起來的:“夠不夠的不要緊,關鍵是有這份心思就是好的”

“那好,回頭我讓人把錢給林大人送過去,”

既然豐隆昌已經認捐,林三洪並沒有急著離開,而去正兒八經的取出一分功德簿子:“捐錢辦學乃是惠及千秋之事,當留名青史,諸位東家人數太多,我就在這功德簿子上寫豐隆昌的名字了”

看到林三洪這個架勢,豐隆昌的東家們才意識到這事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林大人不會真的要四處湊錢辦義學吧?”

“真的要做。”林;洪很正式的是功德簿上書好“豐隆昌”三個字。合上緣子說道:“多謝諸位的慷慨,我先去了”

就這樣,在不到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林三洪走遍了附近的商號和作坊,以十分謙卑的姿態懇請有錢人家認捐銀錢,為興辦義學做準備。

因為林三洪終究是大明朝的侯爵。有身份在這裡擺著,所以籌錢的時候還算不叫順利,就是吝嗇精明的商家也會或多或少的拿出一點錢來……

就是用這一筆啟動資金,林三洪在老家附近開始了義學堂的基本建設。請了許多匠人購買磚瓦,,

一時間,林侯爵籌錢辦義學的舉動弄的盡人皆知。

雖然有不少人腹誹林三洪的這個舉動,可興辦義學教授貧寒子弟讀書認字,是正的不能再正的大好事,說到天上去也沒有錯,所以主流輿論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援安北侯的這個善舉。

義學堂的建設很快就進入就基礎階段,光從地基的規模來看,這將是一所大的超乎常人想象的學府……

如果按照義學的樣子走下去。招收很多不掏錢的學生進來,每年的衣食用具都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而現在的林三洪已經到京城,為將來的義學騁請合格的教師了。

黃真素,洪武十七年二榜進士出身,曾以謹身殿大學士的身份進入內閣雖然朱元璋時期的內閣比朱林朝要稍微強一點,其實以現在的眼光看來,也就是個擺設,後曾為建文之師之一。因為是建文舊臣。永樂朝之後致仕修養深居淺出至今。

黃真素為人嚴謹卻不古板,在士林當中頗有才名,當林三洪找上門來的時候,曾經的大學士都懵了。

“安請黃老先生出面主持義學”安北侯林三洪很恭敬的擺出一副後晉晚生的虔誠姿態:“晚輩深聞黃老先生之名,特備了一些薄儀,就是想請老先生出山投業,” 因為永樂新朝的這幾年來,念念不忘對建文舊臣的搜捕和打壓。黃真素作為建文舊臣能夠全身而退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所以極力避免和任何官方機構扯上關係:“安北侯,這個義學 ,和朝廷有什麼關係?”

“既是頭學,就和朝廷沒有關聯。學堂已經在建設之中,約莫半年最多九個月就可以初具規模,其中一分一厘俱是民間捐助。”

因為見過了太多的腥風血雨,黃真素可不想在鬚髮花白的時候再弄出什麼是非來,所以力辭不受:“按說義學乃是功在千秋的大善之舉,只不過老夫已經年邁,恐無力為安北侯效力了。

未免誤人子弟,老朽

“黃老先生說的差了,義學乃是惠及子孫小萬代之事,非是為我效力。”林三洪認認真真的說道:“我知道黃老先生的顧慮,而我這個義學也開不出什麼優厚的條件,也不能強求。只不過身為聖賢門徒黃老先生若是能將胸中所學傳於後輩眾人。豈不也是留名青史之美事?若是黃老先生能夠出面授書傳文,他年之後桃李遍佈天下,總是百年之後。亦有無數後人留下師承。授一帝為”。樓萬人為眾人之師門其中利害想必黃老斃生比晚輩更加滯楚 ”

真正的儒家門徒自有一份清高和孤傲,如果真的能夠傳授萬人,尤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