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一下,如今,影都沒一個了,誰鳥你啊。
劉辯開始在紙上寫出三國有名人物的名字,正是所謂的紙上江山。
首先不用說,就是謀臣。
眼下他手下有三大謀士,陳宮暫時不能算。
荀彧,荀攸,賈詡。
此三人皆是一等一的好手,荀彧為人謙和,善於處理關係。對於大局把握的很好,觀察入微。不過此人過於謙和,做事有些優柔寡斷,這是他的缺點。
再說荀攸,他雖然精明,但是行軍打仗這類真陣仗還有待加強。
賈詡為人就不提了,每每出謀必然惡毒,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也正因為如此,眼下劉辯最依靠他。但是此人懂得中庸之道,他一直有些避著劉辯,不算太近也不算太遠,沒人知道他腦子裡在想些什麼。
這三大謀士雖然厲害,但是還不能和三國曆史上那會的陣容相比。
郭嘉的死讓劉辯很是難過,要知道郭嘉在歷史上有計不拾遺的美譽。不過如今死也就死了,自己自然要轉換目標了。
陳宮倒是大才,不過此人比賈詡藏的還要深,這次叛變劉辯大膽做了猜測,但是如果一旦情況不如他所想的那樣,那麼劉辯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之中。
如果陳宮日後還能回到自己身邊收為己用,那麼自己就有四大謀士了。雖然比起歷史上的曹操尤為不如,但是其四大謀士的質量卻是一等一的優秀。
但是光有這幾個人還不夠,劉辯要的是一統江山,那麼就需要幾個更加強大的人。
放眼三國,或許只有臥龍,鳳雛可算,司馬懿勉強算一個吧。
說起諸葛亮,這會還未出名。但是談到諸葛亮就得想到徐庶。
徐庶當年的身在曹營心在漢,終身不為曹操出一謀,到現在劉辯依舊有著深刻的記憶。
徐庶之才或許真的不如諸葛亮,其實這才只是指他對天文地理,兵家之侃侃而言。
徐庶幼年愛擊劍,行俠仗義,常以仁俠自居。中平末年(188年),他替人鳴不平,將人殺死後逃跑,後被官兵捕獲,但他閉口不說姓名,後多方營救脫險,改名單褔外逃。從此棄刀劍,遍尋名師,經過刻苦學習,學業大進,終於成為一代名士。
而其人又因曹操挾持其老母而為之,其人至孝,如果自己也將其老母接來好好款待,又有求於他,想來他也不會拒絕吧。
如果徐庶前來,他會不會向自己舉薦諸葛亮?
諸葛亮與其交好,出山就是由徐庶一手導演的。
劉辯就單純的認為,請到了徐庶,諸葛亮基本就不遠了。
有了諸葛亮,那麼自己的江山就穩定了一半。不管歷史有沒誇大諸葛亮,但是總不會是空穴來風,只能證明其能力確實出眾。這樣的傢伙和徐庶一樣,是不會叛變的。
倘若說徐庶尚有老母要顧,叛變難免,最多就是不和你敵對,那麼諸葛亮幾乎就是不可能叛變的了。
諸葛亮此時應該成親了,其妻子是有名之士黃承彥的女兒。此女是現在有名的才女,熟讀兵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韜武略,足智多謀。但相傳長相醜陋,黃頭髮,黑面板。
不過劉辯不相信黃月英真的醜,因為小說看多了,傳說中的醜女其實都是絕色美女。劉辯寧願相信諸葛亮取了個如花似玉的女子,雖然覺得自己有些惋惜,沒有得到,不過也怪自己之前強敵環伺,分不了心。
不然的話自己肯定第一時間想到找諸葛亮,但是當初自己小命都不保朝夕,還有什麼能力。
如果當初自己安全,與黃月英成親,據說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就是出自此女之手,還有很多東西也是問此女所學,當真了不得。
想歸想,現實與理想自己還是分的清楚的。
為什麼說諸葛亮不可能背棄自己呢,一是其人剛正,青譽之名準備流芳百世的,自然不容玷辱,祖宗也不可能因為諸葛亮而蒙羞,這是諸葛亮不這樣的人不能容忍的。
但是其二卻是更加重要,因為歷史上據說諸葛亮死後,黃月英也很快病逝,臨終以“忠孝”勉勵其子。
這樣的女子如何會容許自己的丈夫背叛自己,做那些買主求容之事?
只要諸葛亮一旦跟隨哪位,除非那人身死,估計諸葛亮是不可能有任何想法要挪窩的。
想到了諸葛亮,就想到他的道號,道號臥龍。
想到了臥龍,自然會想到鳳雛。
既然把這兩人比在一起,鳳雛自然是有其能耐才可能與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