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3 / 4)

小說:獵擊三國 作者:月寒

早前公孫模、答頭、王同等人,還嘲諷馬悍麾下無人,即不於馬首山道設伏兵阻擊,又不敢半渡而擊,如今所有的一切都出現了。只不過,順序反了過來,先半渡而擊,再於馬首山道阻擊。

順序不一樣,戰略意義也完全不一樣。若是前者,那是節節抗擊,抵禦強敵,是被動應戰。而後者,則是痛打落水狗,當狗爬上岸後,再關門打狗——這是力圖全殲的架式,這氣魄,完全不一樣啊!

這個計劃並非樂進一個人想出來的,他只提出一個誘敵火併的初步構想,拓寬了趙雲與呂岱的思路,結果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補充,再加上樂進的完善,最後形成這個“南阻北放—鷸蚌相爭—封門焚城—半渡而擊—關門打狗”的五連環戰術。

眼下趙雲率八百狼騎,正是完成連環戰術最後一環,也是最關鍵的一環。白狼城的這場首戰,最終是以擊潰敵軍遺憾收場,還是以全殲敵軍漂亮收尾,就在此一舉。

要封堵馬首山道,斷敵退路,還需拔除一個小小的釘子——遼東軍在這裡留下一曲步軍,大約四百人,臨時構建了一個營寨,目的也是為了保障退路安全。

公孫模倒不是料到白狼軍會截斷自家後路,他意氣風發而來,打死都不會相信不過短短一天一夜,會落得如此淒涼結局。他在此處放上一曲步軍,只是常規兵法動作,純屬一名還算頗有經驗的將領本能舉動而已。沒想到,這無心之舉,竟還真發揮出了作用。

只不過,在趙雲眼裡看來,這作用實在有限。因為他率領的這支狼騎,不是普通的騎兵,而是此前從未有過的、騎兵中的至強——重騎兵!

重騎兵,只有當馬鐙與高橋馬鞍出現之後,才有可能登上歷史舞臺。而在三國時代,連重甲步兵都很稀缺,重騎兵就更不可能了。至於曹操那支還未出現的虎豹騎,史載是一支可快速追敵數百里的騎兵,機動性極強,戰鬥力固然不錯,只是與西方那種“足以將城牆撞出一個大洞”的重騎,似乎完全不是一回事。

三國時代,重甲非常稀缺,官渡之戰時,袁紹居然也不過才千具重甲,而曹操呢,自稱“鬥甲不足十領”。重甲少,不在於鐵料不足,而在於工藝複雜,製造、維護、修葺成本太高,那些只佔領一州甚至一郡的大小軍閥,很難負擔得起。而且一個重甲兵的成本,足以裝備二、三十個普通士兵,是要質量還是數量?毫無疑問,時人多傾向後者。

馬悍若不是改進、簡化了鎧甲,他也不可能列裝步兵,更別說騎兵了。

白狼悍騎裡,重甲騎兵不過三百——這已經是白狼城財力與資源的極限。一個合格的重甲騎兵,必須要有三大要素:良馬、健士、重甲。前二者白狼城不缺,缺的是製造重甲的資源,準確的說,就是精鐵不足。

遼西沒有礦場,白狼城的鐵料,一部分來自遼東軍需,一部分則是與中原貿易,比如與中山甄氏、北海孔融的貿易往來。近來又多了個東海糜氏,只可惜距離太遠,來回一趟就要好幾個月,暫時還看不出效果。

趙雲見識過這三百人馬具裝的重騎衝陣的威力,在訓練簡報上,他只有一個評價:此誠為天下雄騎,戰場至霸至強。

不過,趙雲可不打算將這把“戰場重斧”用在一個小小的營寨上,他們要打擊的目標,應當是敵人主力殘軍。

八百狼騎,三百為重騎,三百為侍從騎,還有二百狼牙飛騎。任何騎兵都可以不用輔兵,唯有真正的重騎兵一定要——別的不說,起碼穿戴重鎧,就需要有人幫忙,而且還得有人扶上戰馬,遞送武器等等。至於平日餵馬、洗刷、溜馬、保養武器鎧甲,更需專人負責。而重騎兵,則專注於作戰,只負責作戰。如此,才是真正的職業騎士。

狼牙飛騎本有四百餘騎,馬悍帶走了個零頭,其餘四百騎一分為二:烏追率二百騎助樂進破敵,而唐努而率另二百騎隨趙雲出擊。

趙雲破敵寨就著落在這二百狼牙飛騎身上。

當白狼營火光沖天,照亮方圓十數里之時,馬首山道南谷口旁的一座不大的營盤,也騰起熊熊大火。一南一北,相映成輝。

黑暗之中,二百狼牙飛騎在距離營寨一百五十步之外,打馬如飛,來回賓士,不斷望空拋射火箭。短短半刻時,每一個飛騎,都射出了二十箭以上。

營寨上空,彷彿落下無數流星,盡數傾洩在營寨四周的寨柵與帳篷上。一支或數十支火箭或許不成氣候,但數千支火箭下雨一樣落下,簡直就是魔法“流星火雨”的現實版,整個營寨,瞬間變成一片火海。人影奔突,悲鳴哀號,空氣中瀰漫著大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