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1 / 4)

小說:獵擊三國 作者:月寒

自馬悍接手遼東,編籍入冊的流民就達三十五萬之多,半數來源於青州。加上遼東諸郡四十五萬人口,以及他這兩年努力從中原引入遼西的近五萬流民,還有一些不在籍的黑戶,遼東諸郡加東萊郡人口。總計約百萬。其中直屬於他治下的兩個郡:遼東郡人口三十萬,東萊郡人口十五萬,佔總人口量約一半。

這。就是他立身求存,進而爭霸天下的資本。

當然,無論是求存還是爭天下,光有人口是遠遠不夠的。劉表的荊州,人口不可謂不多,漢末統計荊州人口達六百二十萬之巨,加上戰亂南渡的流民百餘萬,至赤壁之戰前,荊州人口總量已超過八百萬,帶甲之士數十萬,最終還不是在曹魏兵鋒之下,分崩離析。

所以馬悍在看過人口籍冊之後,心裡大致有譜了,接下來重點關注軍隊。

直屬公孫度指揮的遼東軍分佈於兩個郡,即遼東郡(包括中遼)與東萊郡。遼東郡共有在編官兵三萬四千人(包括沓氏水軍),東萊郡有六千人,總計四萬兵馬。因先後被馬悍之白狼軍消滅四千餘人,遼東本郡兵馬已不足三萬。

三萬兵馬,這數字看上去不算多也不算少,但分攤到遼東十一個縣,那就真的是少得不能再少了。是遼東缺人缺糧麼?是也不是。遼東人口為三十萬,備兵四萬,人口與軍隊之比為九比一,即九個遼東人供養一個士兵,這是一個政權穩定的臨界點,若再徵兵,就超過了百姓承受能力,反過來就會影響遼東政權。

公孫度小吏出身,一步步幹到太守、刺史的高官,在為政方面,還是很有才幹的。馬悍此時縱然接手,同樣也不敢貿然增兵,維持在這個比例,是最合適的。

在軍隊這一塊,馬悍與趙雲、太史慈、樂進等軍中骨幹商議後,達成一致意見:從遼東軍中抽取三千精銳,補充入白狼軍,使白狼軍總兵力達到一萬二千。今後的軍事方針就是以遼東軍戍守各城,以白狼軍為機動戰力,一守一攻,一盾一矛,攻守兼備,盾矛合擊。

在軍資這一塊,因為遼東很少發生戰事。最嚴重的一次,也就是中平六年張純、張舉聯合烏丸丘力居叛亂,戰火燒到遼東屬國。前任遼東太守陽終因此而殞命,幸賴時任遼東屬國長史的公孫瓚率三千騎軍出征,擊敗叛軍。除了這一次中等烈度的戰爭之外,公孫度上臺後,只發動了兩次較大規模的戰爭。一次是奪取東萊,一次就是襲取白狼城。

兩次戰爭,一勝一敗,但有一點卻是很相似:那就是勝則速勝,敗則急敗。戰爭週期短,就意味著軍資損耗不多。打仗不怕規模大,規模大也就意味著勝利後繳獲也極豐厚,完全足以彌補損失,所謂以戰養戰是也。打仗真正怕的,是拉鋸戰、持久戰,那軍資錢糧,簡直就象流水一樣嘩啦啦。

遼東近百年來,從未有過大規模而持久的戰爭,兵杖庫裡的軍資武器。年年只見增多,不見減少。至公孫度下臺前,庫存的刀矛戟盾、弓弩箭矢、輕甲戎衣、鞍轡革具,足以裝備一支十萬大軍有餘。而這一切,全便宜了馬悍。

閱卷於此,馬悍不禁搖頭,公孫度可以說是坐擁寶山,潛力巨大,卻侷促於海東一隅,不思進取。以致三世而亡,足以為戒。身為亂世勢力,當真如舟行險瀑,不進則退,退則萬丈深淵啊!

亂世爭雄,唯看三樣:人口、軍隊、糧食。

遼東的人口與軍隊雖然比不得中原大州,但潛力巨大,只要中原戰亂一日不休,遼東的人口就源源不絕。有人就有軍隊,那麼,維持人口與軍隊至關重要的糧食又如何?

公孫度曾經一度缺糧,為此更向中山甄氏要了二十萬石糧食的嫁妝。但這並不是說遼東缺糧。事實上遼東糧食很充足——當中原赤地千里,兵禍連結時,遼東卻風調雨順,安定詳和。這糧食又怎會少了?

公孫度缺糧,是因為他打擊豪強,令許多掌握了生產資料計程車族豪門拒絕提供錢糧物資。這才造成公孫度錢糧匱乏。如果不是有陽、柳、賈等世家支援,加上又從中山甄氏那裡弄來一大筆豐厚的“奩妝”,只怕真熬不過這一關。這也是三國時天下諸侯,人人都想打擊豪強,攥取更多生產資料,以獲得更多話語權,卻鮮有人敢動手,或者動手也是小打小鬧(比如劉表、孫策),絕無公孫度如此徹底絕決的原因。

多虧得遼東的特殊地理位置與安定政治軍事環境,沒有強鄰窺視,沒有大股亂民蟻賊,最終沒有引發叛亂與動亂,公孫度算熬過去了。守得雲開見明月,公孫度抄掠遼東豪強世族百餘家,所獲糧食之豐,連馬悍看到具體數字都吃驚得瞪大眼,然後嘴巴越咧越開,整整半個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