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就變了一個人,專注而自信。馬悍看了暗暗點頭,這樣的人,縱不是大匠,也算得上是優秀匠人。
這時蒙遠已試聽彈弦,檢視弓臂並嘗試張弦完畢,恭恭敬敬呈還馬悍,道:“部帥此弓,柘木優良、膠漆上好、彈力極佳、弓力強勁,實是一把上好的步弓。”
馬悍不接弓,而是直盯住他:“你看還有什麼能改進的?”
蒙遠捧弓茫然道:“這把弓很完善了,便是京城武庫所用之弓,也不過如此。”
馬悍終於放下心來,他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他發現無論是幽州軍、冀州軍,抑或烏丸人、鮮卑人,所用之弓,都少了一樣輔助裝置。不知是這時代還沒發明,還是北人與胡奴弓矢簡陋,未臻完善所至。蒙遠曾是大漢朝廷將作監之匠人,那是最有發言權的了,他說沒有,那就是沒有。看來,自己又可以在武器方面板回一點優勢。
馬悍走上前,向兩側弓梢與弓弦銜接處一指,道:“這裡若加兩塊皮墊,將發射箭矢後的弓弦回彈力盡快消除,會不會讓箭射得更準呢?”
蒙遠一聽,頓時愣住,旋即喜道:“對啊!弓弦越快恢復靜止,下一箭就能越快上弦,而且更精準!”
一般情況下,每射出一箭,弓弦必定急劇顫抖,須以掌指輕撫,令之恢復靜止,這樣下一次射擊時命中率才高。只是在分秒必爭的戰場上,尤其是雙方騎戰對射,慢一點都會失去先手,生死立判。如此,加裝弓墊,爭取先機,就非常有意義了。
弓墊是清弓的標誌之一,而清弓是近代弓威力比較強的一種弓,馬悍原先也是玩弓弩的,自然不會不知。不過,他把蒙遠叫來,可不是為了加裝弓墊這等小事,而是——
馬悍側首向念奴做了個手勢,念奴捧起案上羊皮,娉娉婷婷走過來,遞給蒙遠。蒙遠惑然接過一看,神色越來越驚訝,一旁的小馬也探過頭來,臉上的表情也很吃驚。
小馬是什麼人,馬悍也不清楚,只當是蒙遠的徒弟,否則也不會將他一起叫來,自然也不會阻止其看自己所畫的新型騎弩圖譜。
沒錯,馬悍所繪的,就是自己以前在瓜地馬拉叢林時,所使用的強弩的翻版,這種武器他再熟悉不過,閉著眼睛都能畫得分毫不差。不管這時代的工藝水平能不能做出來,總得試試。馬悍之所以想到要製造新武器,主要是因為小支山之戰,對他造成的衝擊力很大。
當初與烏丸人的小支山之戰,面對同樣精於騎射的烏丸人,訓練不足的“曼古歹戰法”,根本體現不出應有的威力。曼古歹戰法,主要是對付步兵與重騎的,對上輕騎,尤其是弓騎,就不太好使了。如果一定要以之對付弓騎兵,那就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弓箭的射程、馬的速度。
馬的速度好解決,挑選優良戰馬,作戰時先發制人——也就是先跑,只要距離拉開了,除非敵軍戰馬素質整體高出一截,否則絕難追上。但弓箭的射程卻是個難題,唐努、烏追等人曾提過一個笨辦法,集中部落裡能拉二石以上的強弓手,專門組成一隊。可是二石的騎弓哪有那麼好拉的?就連他們自個也只是勉強使用而已,那些大塊頭的重騎兵倒是可以,但馳射卻十不中一,有力道無準頭也是枉然。
既可開強弓,又是神射手,這樣的優質兵員,即便是盛產控弦之士的漠北草原,那也是百裡挑一啊。以眼下漢戈部的人口基數,能收集得了多少這樣的騎射好手?有沒有一隊?很顯然,這樣的精兵戰術,就目前漢戈部的情況而言,行不通。
人力既然無法解決,那就用機械之力,這是每一個現代人都具有的思維。
弓是解決不了問題了,只有用弩。兩漢三國時代的弩,射程也相當不錯,比如當初麴義所指揮的先登死士,所用的腰張弩,就是漢朝著名的大黃弩,李廣曾用它射入石頭。不過這種弩射程遠是夠遠了,但太重太大,上一次弦也費事,還得使出吃奶的勁,馬上根本用不了。馬上能用的弩只有一種,那就是擎張弩。
擎張弩,也就是單純以臂力張開的弩,是弩中射程最近的一種,甚至不如二石弓,只是準頭要好過弓,馬上倒也能用。缺點是射速太慢,若與弓箭對射,完全會被壓制。這樣看來,也行不通。
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使用加入現代元素的新型騎弩。
馬悍所繪製的新型騎弩,有兩個技術突破點:一是弓弦。弓弦短,則弩臂張力不足,蓄力弱,射程不遠;弓弦長,則弩臂過長,無法在馬上使用。這是一個矛盾,難以調合的矛盾。馬悍解決的辦法,就是用復弦。所謂復弦,就是在弩把上多加裝兩到三個支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