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牘:“好,諸君安然返回,可喜可賀,召集諸公卿,共商東行之議。”
御前會議,其實只有兩個問題:一是誰走水路,誰走陸路;二是糧秣配給問題。
遼東軍船隻載重有限,從遼東出發時,基本是滿載的,只是一路南下,人吃馬嚼,臨近雒陽時,已消耗糧草近三分之一,空出了**條漕船,正好可載天子、後宮、百官、侍衛及宮人。其餘軍隊不用說,自然是走陸路,在這一點上,沒有異議。爭議的重點,在於董承與李樂,堅持要求在天子護軍中加塞部分自家人馬,不能全由你馬悍包圓了。
董承有部分官員支援,而李樂則有主力白波軍支援。馬悍雖然有船、有糧、有人,奈何初來乍到,一時還真不好硬掰。
最後在楊彪、劉艾、伏完等人的斡旋下,馬悍同意分出三百個名額,或者說是艙位,讓二人均分。馬悍將留下一百輕騎、一百步軍、一百輔兵,從陸路行軍,同時押運從李傕大營繳獲的軍資。而白波軍則必須保障白狼軍這一部及軍資的安全。
糧秣配給,矛盾也產生於白狼軍與白波軍之間。白波軍一向不事生產,以寇抄為能事,過黃河勤王,先勝後敗,且一敗再敗,本就不多的輜重糧草早就丟得差不多了。眼見天降馬悍這麼一個大金主,哪有不叫嚷著刮油水之理。
劉協也是為難,皇帝不差餓兵的道理他也懂。白波軍渡河之初,又是出人又是出糧,可謂雪中送炭,他一直心存感激。可惜他這位大漢天子卻無半點錢糧賞賜,能賞的,只有空頭官爵。眼下雖然憑空降下大筆錢糧。但這些物資還真沒他這個皇帝什麼事,這年頭糧食可是能當金子使的硬通貨,讓他如何開得這個口?只有將求助的眼神投向屏風後的皇姊。
萬年公主對隨侍左右的趙英姿低聲說了幾句。趙英姿隨即轉出屏風,向馬悍低聲傳達公主之意,馬悍點點,表示知曉。然後清清嗓子,目光朝楊奉、李樂、韓暹、胡才、去卑等人臉上一掃,伸出一根指頭:“一萬斛,粟米雜豆麥,不能再多了。”
白波諸將互相對視一眼。他們手下所有兵馬加起來不過六、七千,萬斛粟米豆麥,足夠支撐一月有餘了。第一次能討要到這麼多,已經算不錯了,這個口子一開,以後就好辦了……
馬悍神色平靜,這樣的結果早在他預料之中,他之所以與白波軍磨嘰,只是要讓對方明白。糧食不是那麼好要的。白波軍就象一條惡犬,不能餵飽,也不能餓著,如此。才能驅使之撲咬所指的目標。
分配完畢,計議已定,當日午時,遼東軍船隊。滿載大漢最後的精華,浩浩蕩蕩向東進發。
……
正當楊奉等白波軍將樂呵呵卸下萬斛谷粟,喜滋滋運輸回營。整軍收束,準備由陸路東撤函谷關時,數十里之外,黃河南岸曹陽亭以南,連綿數里的西涼軍三大營中的李傕大營,正被一片愁雲慘淡所籠罩。
鎮西將軍李利,只率兩個扈從,來到一座不起眼的營帳前,躬身行禮,神態恭敬道:“李利拜見先生。”
營帳裡傳出一個帶著金屬質感,略為沙啞的聲音:“是益民啊,請入帳。”
一向居功自傲,又自恃為李傕從子,向來在西涼軍中眼高於頂的李利,竟異常恭謙道:“利此來是代叔父向先生致歉,悔不聽先生之言,放天子東歸,以至今日之禍。”
那先生沉默一會,獨特的嗓音再度響起:“過往休提,今遼東虎賁天降,天子東歸已成定局,吾亦無能為也……唔,莫非大司馬欲謀遼東軍?”
李利由衷嘆道:“先生真神人也!前夜遼東數百鐵騎襲營,人馬俱重甲,箭矢不透,遼東太守馬悍更是勇悍絕倫,一騎當先……我軍從未傷亡如此慘重,西涼兒郎,十停已去四停。叔父已砍壞了他的一柄寶刀,中軍帥帳幾乎被拆散架……叔父已發誓,此仇不報,絕不回池陽……”
先生打斷道:“遼東軍雖不多,但極精銳,這一點,與白波軍完全不同。若我所料不差,兩營遼東軍,戰力當在四部白波軍加匈奴人之上,而我西涼三軍卻是面和心不和。大司馬若因怒而興兵,恐有不忍言之事。”
“利亦有同感,只是叔父正怒火攻心,難以勸誡,故問計於先生。”
先生沉默不語。
李利再三懇求:“請先生看在數千殞命的西涼兒郎的份上,務必幫我等一把。利亦會在叔父面前為先生去留美言,必不令叔父留難先生。”
先生輕哦了一聲,略加沉吟,道:“既如此,詡便再獻一策——可夜襲遼東軍!”
李利大訝:“先生方才不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