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堪稱多事之秋,尤其對實施了戰略移轉的遼東集團更是如此。
因賈詡一招“無形殺”,閻柔暴斃,蹋頓敗亡,這場短暫的叛亂迅速平定,順帶還拿下了柳城這個被烏丸人盤踞了近百年的遼西重鎮。至此,遼西全境盡被收復。
由於兩任烏丸王橫死,俱無子嗣,後繼無人,烏丸王庭崩解,烏丸人的勢力遭到沉重打擊。此後十餘年間,馬悍於邊地恢復前朝諸縣鎮,為烏丸人造冊入籍,廢帳居屋,數代之後,世間已無烏丸族名。
而對鮮卑的征服與同化,則比烏丸困難許多,但對一個君王而言,有對手,才更有樂趣,否則,人生豈非太過無趣?
以上都是後話,就眼下而言,閻柔與蹋頓的叛亂雖已平息,但卻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後遺症——青州二刺史之戰。
青州二刺史,誰跟誰?又怎會與千里之外的遼西叛亂扯上關係?
漢末三國,青州一直無主,所以周邊所有勢力,都想插足,從中分一杯羹,前前後後,曾出現過四個刺史,各念各的經。各唱各的調。
最先插足青州的,是幽州大佬公孫瓚,在初平二年,挾擊破數十萬青州黃巾軍的東光大捷之威,進佔平原,以田楷為青州刺史;接著冀州袁紹也不甘示弱,派長子袁譚出任青州刺史;再然後,劉備也來湊熱鬧,在自領徐州牧之後,表奏北海相孔融為青州剌史。以拉攏其為助力;最後,兗州的曹操當然也不忘往裡摻沙子,以李整(李典從兄)助擊呂布之功,表奏其為青州刺史。
這下好了,青州三個方向的勢力,包括本地勢力,各塞了一個刺史。這還是因為青州東面是大海,沒有別的勢力,否則指不定會出現第五個刺史。
東漢十三州。青州最小,只有兩郡四國,四個青州刺史,都不知道怎麼分。
三個和尚沒水喝。四個刺史必掐架。
最早動手的,是袁譚。
興平元年,彼時公孫瓚頹勢已顯,一改往日咄咄逼人之勢。易攻為守,被袁紹壓在易京,動彈不得。英雄遲暮。
冀州集團的青州刺史袁譚,覷準時機,向幽州勢力的另一位刺史田楷,發動攻擊。從興平元年中,打到興平二年末,歷時近兩年,打得田楷節節敗退,勢力不斷北縮。
袁譚初到青州時,只有平原一個郡,但只用了不到兩年,就佔領了大半個青州,最後更將田楷逐回幽州老窩。
這個時候,擺在袁譚面前的,只有孔融這個絆腳石了。至於李整這個其空有其名,而無其實的刺史,完全可以忽略。
孔融治北海六載,修城立學,舉賢表儒,又曾數次擊退黃巾賊進犯(雖然是請外援,但賊寇潰敗總是事實),加之又是當世名士,聲望甚隆,遠不是田楷那種土軍閥所能比的,袁譚要踢掉這塊絆腳石,並非易事。
按歷史的程序,袁譚將會在建安元年春,進攻北海,從春至夏,歷時半載,終逐孔融,一統青州。但在這個時空,由於馬悍的強勢插足,局勢發生顯著變化。
如果沒有馬悍,東萊,原本是不戰而棄,絲毫不足以成為袁譚的阻力。但現在完全不一樣,東萊竟成為袁譚統一青州的最大障礙。
袁譚已佔領了平原、樂安、濟南、齊國等一郡三國,就剩下北海與東萊了。對於東萊,袁譚已得到父親提點,暫時不能碰,但對於北海,袁譚一直虎視眈眈。只是礙於東萊的強勢,不好下手而已。
建安元年夏季的遼西叛亂,給了袁譚一個絕好的機會。
東萊原有駐軍四千,其中有一千是渤海軍分部,為水軍,駐於牟平;三千步騎,二千為正卒,一千輔卒,駐屯於掖國,距離北海國治所都昌,不過百餘里,但有所需,朝發夕可至,是為孔融之最大倚仗。
東萊四千兵馬,北海三千六百餘兵馬,合計七八千人馬,這樣的強力陣容,僅有不到五千人馬的袁譚除了暗暗咬牙,別無他法。
由於遼西之亂,東萊輸送了一千五百步卒,兵力銳減一半(渤海軍為水兵,不計入其中),實力空虛。當袁譚獲悉這情報後,眼睛亮了。
袁譚所顧忌者,無非遼東而已,至於孔融那點人馬,他還不放在心上。
袁譚有兩個心腹,曾被後來的青州別駕王修指為奸佞,一個是華彥,一個是孔順。此二人都是當地豪強,其中孔順與孔融還有族親關係。
華彥察顏觀色,眼見主公心動,當即進言:“眼下遼東內亂,無力他顧,東萊兵力銳減,此時正是出兵北海的天賜良機。”
孔順也道:“太史慈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