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3 / 4)

小說:大明保安 作者:死磕

我就是隨便說說,這幫人怎麼這麼大反應,他閉嘴不再出聲了。

崇禎皇帝現在對與後金的戰事也認識的比較清楚了,沒有了初登大寶時的輕視之心。他也不認為有進攻的可能,不能攻只能守了。”眾愛卿說接下來我們應怎麼辦?”

朝堂上的大臣又開始進入了靜默狀態。崇禎皇帝用眼光在朝堂上掃了好幾圈,都沒有大臣抬頭。沒辦法崇禎皇帝只能拉溫體仁出來。”溫首輔,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臣以為現如今最緊迫的是向錦州運送糧草,命令祖大壽帶兵固守。然後在關內調集兵馬增援錦州。”溫體仁坐上這個位置雖然大部分心思用在了朝堂上的黨爭,對於關外的形勢他還是清楚的。祖大壽的能力和忠誠度在大淩河一戰中是經過考驗的,不過這次說什麼也不能再讓祖大壽捱餓了,如果再讓祖大壽餓的投了降,他可不一定會再跑回來了。

“戶部尚書,你立即調集糧草運往錦州。”崇禎皇帝覺得溫體仁講的很有道理,立即下達了命令。

“戶部現在沒有銀子了,很難收集起大量糧草。”沒想到戶部尚書並不買賬。這年頭到處要銀子,戶部早就兩手空空了。

“你!”崇禎皇帝被氣的說不出話來,不過對於戶部的情況他也是瞭解的,戶部是真的沒錢了,這關外戰事的開支都是要等每年的遼餉收上來才會有錢,可這幾年連年的災荒,朝庭的稅賦越來越難收了,遼餉也虧空了不少。

停頓了一會兒崇禎皇帝才說道:“戶部籌銀十萬兩,再從內幣中撥銀十萬,全部購買糧草運往錦州。”皇帝很心痛,這又要讓自己出銀子。

“是。”戶部尚書應到,既然皇帝都出了血,自己更不好說什麼了。

"這事就這麼定了,那麼增援之後由誰來統帥好,兵馬又從什麼地方抽調呢?”崇禎皇帝感到十分心累,每一件事情都要由他親自來過問,就沒有一個大臣能夠給他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下大臣們都不說話了。這統兵之人可關係到整個戰事的勝敗,如果打出敗仗誰推薦的也要承擔責任。大家明白現在大明最能打的那個人就是張楚了,可這個反賊又反叛了,不但指望不上了,還得時刻防著他搞事。

“要不拿些銀兩出來給張楚,沒準他見錢眼開,回遼東與後金人作戰了,這樣一下子可以除了兩個威脅。”有不開眼的大臣出了個主意。

"沒錢!"崇禎皇帝乾淨利落的否決了這個提議。他明白現在能買動張楚的錢可不在少數。錢太少了張楚看不上。太多了他拿著也是肉痛。

“要不然只能調洪承疇總督再到遼東督師,統領各路人馬,再從關內調集一些軍隊配合他右保錦州不失。”最終還是溫體仁說一個靠譜的方案。洪承疇的能力大家還是認可的,在陝西等地剿賊多年,算是很有實戰經驗的官員了。並且洪承疇性格孤傲與朝中大臣多有不合,讓他去幹這種冒險的事不會有人站出來為他說話的。

最後由洪承疇統領關外兵馬的決議順利透過了。事不宜遲,崇禎皇帝立即下了旨命洪承疇急速出關統領關外人馬救援錦州。

洪承疇接到聖旨明白這關係到大明國運,他不敢推脫立即交付了山西的軍務星夜趕往關外。

洪承疇拼命趕路,可他還是慢了一步,後金的軍隊在皇太極的帶領下已兵臨錦州,將錦州圍了個水洩不通。

第四百七十章 救國捐款

皇太極帶兵包圍了錦州,這次在錦州的祖大壽並沒有慌張,朝廷這次提前得到了情報給錦州運來了糧草,終於不用捱餓了,而且朝廷答應立即向錦州派援兵,這令祖大壽對守住錦州信心大增。

錦州城大明已經營多年,城高池深,易守難攻,皇太極也明白攻克這樣的城池不易,所以他對錦州採取了圍困的策略。

皇太極並不著急進攻,他更在意的是明軍的援軍,明朝的軍隊一旦離開了城池根本就不敢和後金軍作戰。所以後金人不但包圍了錦州城,而且越過錦州在錦州以南建立起了防線,專等洪承疇帶領的明軍來援。

洪承疇接到崇禎皇帝的聖旨急匆匆的趕到關外,聚集起來近十萬明軍,這些明軍是大明朝國防的最後機動力量,洪承疇知道後金人的厲害,帶領軍隊穩紮穩打,緩慢的推進到了錦州南邊的松山地區,與後金軍形成了對峙。

這次戰役中明軍表現出了少有的勇氣,在與後金人多次的小規模戰鬥中都取得了勝利,這令皇太極很是鬱悶,這明軍怎麼和以前不一樣了。

為了打擊明軍計程車氣,皇太極命令後金軍的大隊人馬對洪承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