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你們的孩子如果足夠的聰明,可以從小學一直上到大學,出來之後可以到政府部門當官,如果心靈手巧則可以成為工廠裡的高階工匠,每月的收入不比當官少。”
“工匠的子弟也可以當官。”工匠們問了他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
“工匠的子弟當然可以當官了,當官的孩子還可以當工匠呢。在我們中陽,人不是以職業來劃分高低貴賤的,各行各業之間沒有區別,只要你有能力幹什麼都行。努力發奮的人都會有出頭之日。”張楚為大家描繪著在中陽工匠生活的美好圖景。
“如果真是那樣就太好了,我們願意跟您去中陽。”工匠們在明朝這幾百年來,從一出生就被列入匠籍,子孫世代承襲,不得脫籍改業,匠人的地位要比普通的民戶還要低賤,更別說與官員權貴們相比了。張楚說在中陽匠人的後代也能當官,這當然對匠人有極大的吸引了。並且現在還不光是地位高低的問題,明末的匠人在各級官員的盤剝下吃飯都成了問題,大家都沒有心思去想地位的高低了。
“大家放心,我們保安軍就是窮人的隊伍,保衛的就是窮人的利益,對於一切努力工作的人我們都給予保護。在這裡我還可以向大家透露一下,在不久我將頒一項新的法令,保證為保安軍工作過的老工匠都老有所養,具體的內容你們很快就會看到的。”對於老工人和傷殘士兵的供養問題張楚已想了很久,現在已有了眉目,正好藉此機會向大家吹吹風。
老有所養是中國人追求了幾千年的盛世情景,如果自己能趕上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