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4 / 4)

市場上去賣的運費和人工成本和稅費,以至於大量的糧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爛在田裡。

而實際情況,甚至比課本上描述的還要嚴重一些。那些看著糧食爛在田地裡的農民,在大蕭條中一樣命運悲慘。先前為了保證糧食豐收而向銀行借貸的種子錢、化肥錢、燃油費等等前期的投入,全成了水漂,貸款到期後,銀行沒收農民農場主的土地進行拍賣。在這場大風暴中,中小農場主們紛紛破產。而擁有更多資金的大資本家或巨型農場主,卻在這場風暴中趁機開始了“土地兼併”,以極低的價格大量吃進被賤價拍賣的破產農場主土地。

經濟危機,對平民和中小資本家、農戶是災難,但對大財團大資本家來,卻是機會,是他們做大和趁機發國難財的好機會。大銀行兼併中、小銀行,大農場主兼併中小農場主,大資本家吃掉中、小資本家,類似的劇情,在美國、德國、英國、法國一幕幕地不斷上演著。

林漢建立薩菲羅斯教,仗著手中擁有大筆的鉅額流動資本,在這過程中同樣也是低價兼併了無數的工廠企業。

在過這程中,憤怒的破產農民們開始“自救”。很多地區,破產被沒收土地的農民自發地組織起來。當他們的土地被強行拍賣時,這些農民持槍到拍賣現場,武力威脅想過來“掃貨撿便宜”的購買者或者是負責拍賣所人員乃至簽署拍賣法令的法官,逼得他們以極低的價格甚至是象徵性一美元的價格,將地賣回給原主人。這種情況,在當時的美國已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普遍事件。

當時的蘇聯一心只顧“埋頭種田”,為了完成工業化甚至放棄了趁此機會往美國“輸出革命”的機會。如果當時的蘇聯,在這個時候趁機再推一把,此時的美國,恐怕到處都是“那兩個人”(指:陳勝吳廣或者列寧斯大寧,反正就是帶頭造反的)了。

在美國的破產農民用他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