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3 / 4)

發生在他們面前的龍骨自動融合現象,更加深了這些工人的虔誠之心。

今天的漢娜,擁有足夠的信仰之力在造艦上奢侈,新片《亞瑟王傳奇》已經殺青,播出後更將為她帶來更多的信仰之力。這種龍骨一體化的造艦方式,不但軍艦的承重部件的結構強度更強更穩定,消耗的鋼材也更少。德國的船舶設計師們計算過,雖然該艦是按四萬噸級別的標準設計的,但使了這種“魔法”般的龍骨一體化工藝,光是在承重方面最少可以省掉兩千噸的重量,如果再扣掉兔除鉚接帶來的額外減重,保守地估計,這艘四萬噸級戰艦估計只要用三萬五千噸到三六千噸的標準就可以造出來了。省掉的重量,讓沙恩霍斯特號可以裝載更厚的裝甲和更大口徑的主炮——而在建中的“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其主炮口徑並不是歷史上的283毫米,而是德國海軍從未裝備過的406毫米。

將金屬融合能力用於龍骨,搞艦身一體化,去年漢娜就在“德意志”號袖珍戰列艦上試驗過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一萬一千噸的德意志號,在大改完畢後,重量不增反減,硬生生地輕了五百噸——這還是艦上加裝了許多副炮重量大增的前提下。將這種逆天的融合能力用於造艦,讓德國海軍的軍艦天生就比同級別的他國軍艦在重量上有百分十以上的減重優勢。

也正是擁有這種能力當底牌,在大西洋,漢娜完全有信心讓這艘四萬噸級的沙恩級戰列艦建成後,其綜合戰力可以超越美國四萬五千級別依阿華級戰列艦——依阿華級戰列艦雖然強大,但他為了追求高速和受巴拿馬運河限制,犧牲了很多東西,艦體艦型設計極不適合大西洋的海況,在大西洋進行海戰時會十分地悲劇。(歷史上,二戰後衣阿華級戰列艦曾經和英國人的末代戰列艦前衛號在大西洋北海地區進行演習,結果在惡劣的海況下被英國人極丟臉地抽了個10:0)。

漢娜自信地對林漢道:“只要有兩艘這樣的軍艦,配合我的感知測距能力,我有信心在海戰中正面對抗四艘,甚至是五艘的喬治五世級戰列艦!”

兩艘沙恩級戰列艦,再加上兩艘後續的卑斯麥級戰列艦,配合航母輔助作戰,再加上自己的“艦魂”能力,漢娜完全有信心在海戰中在大艦巨炮的對抗中摧毀英國皇家海軍。

沙恩級戰列艦的二號艦格奈森瑙號建造進度比沙恩霍特號遲了三天,其龍骨一體化的融合工作是由林漢在漢堡造船廠進行的。

為了加快進度,兩個船廠的工人實行的是三班倒戰時工作制,龍骨的鋪設工作快得驚人,才一個多月的時間,兩艦的龍骨就鋪設完畢。而後漢娜和林漢將寄靈核心暫時抽離龍骨,由船廠的工人用傳統的方法進行餘下的建造工作。按計劃,漢娜會在艦體基本完工之後再返回軍艦“寄靈”,繼續未完的“一體化工程”。

漢娜所在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龍骨鋪設完畢就拆離寄靈體,純是為了進入“齊柏林”號航母上,用同樣的方式建造該艦的龍骨。由於北大西洋惡劣的海況和獨特的地理環境,航空母艦的運用受到極大的限制,但海戰中沒有制空權也是極危險的事。德國人在航母上的底蘊比戰列艦更糟糕,無論是建造經驗還是使用經驗都是白紙一張,所以漢娜寄靈“齊柏林”號後,將長時間地寄靈在他身上直至艦身主體結構建成完畢。

而林漢在完成龍骨一體化後就離開格奈森瑙號,則是被漢娜派去進行環球旅行,應當說是環球殺人。1932年的科學家大屠殺事件,已經冷卻了兩年,現在又可以行動了。薩菲羅斯號回到德國的這兩年,又再一次地進行高速化改造,拆除了艦體上部大部分的建築,動力系統也進行了大改,換上了新式的渦輪增壓柴油機,螺旋槳也換成了新式的五葉流線型螺旋槳,海上航行時最大時速高達三十一節,已是不折不扣的水上快艇。

第136章公民和人民

1935年三月底,薩菲羅斯號從德國啟航,開始了又一次的環球之旅。啟航後,他順路去了一趟英國,在肯特郡埃爾海姆鄉的一所貴族寄宿學校“密斯利登學校”,他看望了寄讀在那兒的奧黛麗赫本(我查了一下,昨天那一章有誤,赫本女神是1939年左右才隨家移居荷蘭的,這個時間點她是在英國寄讀)。他給赫本送出去的禮物,也為未來的“光源氏計劃”留下了伏筆。

減重後的薩菲羅斯號,可以在英國的許多內河裡行駛,這也方便他殺人。

在英國的時候,林漢又殺了幾個科學家,如英國的核物理學家克里克,給英國雷達發明做出重大貢獻的瓦特。其實在林漢之前,這兩年裡漢娜已經透過各種隱蔽的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