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就是當沙恩級戰列艦沒有出擊時,這票古董可以作為護航艦跟隨大型船團出動,威懾那兩艘袖珍戰列艦不敢靠近。前不久一支從美國過來的四十條貨輪組成的船團,就是因為其中有一艘“古董”的俄懷明級戰列艦的存在,配合隨船的一條護航航母,令當時在附近轉悠的那兩艘袖珍戰列艦不敢靠近。
“這場該死的戰爭,還有該死的政治!”
旗艦“光輝號”上,坎寧安司令恨恨詛咒著,他的艦隊正要穿越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他此行的目的地,是位於法國在北非殖民地阿爾及利亞港口城市奧蘭以西約公里處的海軍專用港口,米爾斯比克港。
六月份法德簽定停戰協議後,法國國內的政治力量被一分為三:向德國人屈服,以貝當為首的維希法國;客居英國繼續抵抗的“自由法國”,其成員領導五花八門,如著名的嘴炮大師戴高樂;此外就是就是以達爾朗為首的海軍勢力在北非法國殖民建立的軍政府。
這個位面的歷史中,由於皇家海軍過早地覆沒,受制於德國海軍的壓力,法國人將其大多數的主力艦都集中於國內。法德簽定和約時,只有一艘敦刻爾克號戰列巡洋艦因為恰好“客居”英國而被俘——這倒黴的孩子當時恰好是在執行大西洋船團護航任務返回英國,結果被英國人趁機扣押。而英國人針對的另一艘法國戰列普羅斯旺號則逃過了英國人的扣押行動逃回法國。
德法停戰後,法國主力艦隊主要分佈在三個港口。
艦齡最高的“庫爾貝”級戰列艦,“庫爾貝”和“巴黎”號,現在還待在本土的土倫港。“海洋”號戰列艦和三艘布列塔尼級戰列艦全部都停留米爾斯比克港,此外法國的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斯特拉斯堡號也在米爾斯比克。至於法軍的兩艘新銳戰列艦:接近完工的黎塞留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