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海里活動,花了大力氣反思為何潛艇部隊傷亡如此慘重。
此次透過法羅—冰島水道,漢娜除了帶上要進入大西洋作戰的艦隊外,艦隊裡還附帶跟隨著十條補給船,兩艘護航航母和十艘驅逐艦,其中六艘補給船也將跟隨他們一起進入大西洋作戰,而載機只有三十架的護航航母將作為他們的護衛共同行動。
餘下的四艘補給船是順路給法羅群島上的駐軍運送被給物資的,部分驅逐艦的任務則是在卸貨之後保護餘下補給船返回德國的路上的安全。
若是從前,德國海軍進行破交行動時,根本不敢帶上速度緩慢的補給船一同行動,因為這樣作的後果只會淪為強大的皇家海軍的獵物。
不過現在英德國海軍的強弱之勢已經逆轉,已經變成德國海軍追著英國海軍主動求戰的局面了。德國海軍在大西洋上開展破交作戰,進行補給時,再也不必象從前有如作賊般偷偷摸摸,而是可以囂張地帶著補給船一同行動公開進行了。
七月二十三日上午十一點整,以漢娜寄靈的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為旗艦的德國破交艦隊,浩浩蕩蕩地穿過法羅群島和冰島間的水道時,一艘英國潛艇在二十五公里外發現了這支正在透過水道的艦隊。在他之前,英國空軍在這裡巡邏的偵察機,就已經先一步發現了這支艦隊。
這是一艘S級潛艇,一種中型巡邏潛艇,用於北歐和地中海海域的作戰活動。這種潛艇操縱效能較好,下潛速度快,魚雷攜帶數量也較多(擁有六具魚雷發射管),具備較強的生存能力和攻擊力。
雖然遠遠地發現了德國艦隊的蹤跡,但該艇艇長卻沒有想靠近“摸”上一把的想法。主要原因是過去的四個月裡,德國海軍在挪威海里的反潛能力實在太恐怖了。英國潛艇只要靠近他們的艦隊,幾乎每次都會被對手提前發現,然後被驅逐艦逼近,準確地定位定深,而後投下深水炸弓單擊沉。包括今年三月損失在內,從1939年十月開戰至今,皇家海軍“失聯”的潛艇的數量已超過了六十條。這是一個令人心悸的恐怖數字。
在皇家海軍心中,他們最眼紅的德國人技術有兩項:一是雷達技術,尤其是雷達火控射擊技術,第二就是德國人的反潛技術。
可惜的是,倒黴的英國人根本不知道,德國人在這兩項技術上並不比英國強多少,只是因為他們有擁有艦魂這種不科學的存在在開掛,此次也不例外。
“Z36驅逐艦,在距你艦西南七點鐘方向,約兩萬米處有一艘英國潛艇正在潛行。找到他,擊沉他!”
漢娜早早地就發現了那艘正在躲在遠處觀望的英國潛艇,隨著她一聲令下,立刻就有驅逐艦脫離航列,朝英國潛艇所在的位置駛去。
為了訓練德國海軍的自己反潛能力。漢娜有意地只是報了個對手粗略的位置,然後任由護航的驅逐艦前去索敵,以藉此透過實戰訓練艦上水兵的反潛能力。
此時德國海軍的反潛裝置,還不能精確地定位英國潛艇的具體方位。Z36驅逐艦最初的反潛作戰並不成功,第一枚投下的深水炸弓單偏離目前超過了三百米。不過在漢那的指導修正下,Z36驅逐艦用了半個小時的才準確定位了對手具體位置。
不過該艦正要進行新一輪投彈時,漢娜透過沙恩霍斯特號上的通訊器發出指示。
“將定深改成三十五米,聽我的指示,一枚一枚地投。”
在接下來的十幾分鍾時間裡,那被發現的英國潛艇,前前後後吃了十二發的深水炸弓單。由於漢娜有意地“手下留情”,這些深水炸彈投下爆炸時離潛艇的距離相對較遠,每一擊都潛艇造成了一定的損傷,卻又不十分地致命。
這十分鐘裡,受到深水炸弓單爆炸時帶來巨大水壓的衝擊,這艘倒黴的英國潛艇艇殼不斷地破裂,內部的管道也大量地逆裂,在水下堅持了十分鐘後,由於受傷嚴重,被迫浮出水面,然後被早有準備的德國驅逐艦俘虜,成為這是這四個月來,德國海軍在挪威海里俘虜的第十一艘英國潛艇。
比起不幸的水面艦隊,面對開了“地圖掛”的艦靈,潛艇這種躲在水下陰暗角落裡的“刺客”更是最為悲劇的存在。水面艦遇上艦魂寄身的軍艦時還有一定的可能逃生,而潛艇這種只能靠偷襲獲勝的兵種,則完全就成了對手刷戰果的魚腩。德國海軍的家當還是太單薄了一些,為了增強海軍的實力,這四個月來漢娜寄靈在德國軍艦上進行反潛護航行動,每次發現英國潛艇時,都儘可能地想要俘虜以便收為已用。
這艘倒黴的英國S級潛艇,就是在漢娜的親自指揮操作下,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