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3 / 4)

頭,比西門子公司,享爾克、福克、容克、道爾寧等幾家著名飛機制造所,也有大量的要將國有化的聲音傳出。

希特勒的步子,走得實在是太快了,以至整個德國現在都充滿了騷動和不安。

無論哪個時空位面,德國國內都存在著一個反希特勒的組織。

在這個時空,當希特勒上臺不久,就已經有少數的軍人及政治家,或者因為體會到他勢必引發另一場導致生靈塗炭的大戰(或者說是害怕戰敗),或者不滿他的種族政策,而開始逐漸聚集商討將其推翻。

這些人中有名的人物,比如陸軍參謀長貝克上將(LudwigBeck)、軍事情報局長卡納里斯上將(WilhelmCanaris)、魏茲裡本上將(ErwinvonWitzleben,1940年升為元帥)、萊比錫市長戈德勒(CarlFriedrichGoerdeler)等等。

在1938年希特勒準備吞併捷克,歐洲局勢緊張期間,這些反抗人士,或者說“真正的德意志人”(膽小如鼠如容克將軍)就曾經計劃發動一場政變,並且與英國方面聯絡,希望裡應外合。但是英國首相張伯倫選擇姑息政策,不支援政變行動,反而飛到德國與希特勒簽訂了出賣捷克的慕尼黑協定。在外援消失之下,希特勒對外擴張又節節得勝,納粹政權聲勢如日中天,抵抗運動也就趨於沉寂。

法國戰役後,隨著希特勒(偽)在德國和歐洲的政策越來越左,到今年最近兩個月甚至公然地開始對德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後,這些反希特勒的力量在得到利益受損的容克資本家的暗中支援下,有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地成長起來。

希特勒對德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這一步實在邁得太大也太快,就連林漢自己也認為走得太快了,但是這是迫不得已的事。

主要原因是漢娜對蘇聯的忌諱。

德國要進行如此大的變革變動,必然引發國內巨大的動盪和短期內的國力軍力下降,但德國不能緩行下去。

1941年是個很好的時間點,因為這個時間點,同樣也是蘇聯進行大清洗,軍力戰力下降嚴重,正要恢復的轉折點。在過去一年的戰爭中,蘇聯雖然在土爾其和印巴地區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由前線的德軍觀察員發回來的情報,蘇聯紅軍在戰爭中暴露出成堆的問題,前線的傷亡損失也不小。

漢娜很清楚,當這些問題暴露出來後,斯大林這個鐵腕人物必然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造和解決。只要再給蘇聯一年的時間,蘇聯紅軍的面貌就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而1941年同樣也是蘇聯軍備大換代的轉折時間,新式的T34坦克和KV重型坦克在今年正式開始裝備蘇聯紅軍,歷史上蘇德戰爭爆發時,這兩款坦克在蘇聯紅軍中的裝備數量總和已接近兩千輛。

“在未來的幾年裡,蘇聯的紅軍的戰力會越來越強。所以對德國內部的清洗,不能拖下去,一切只能儘快完成。”

雖然現在蘇德正處於“同盟”的蜜月期,但防人之心不可無,一想到再過一兩年,對面的蘇聯就會造出“海一般”數量的T34坦克,想到蘇坦克T34海那恐怖的威脅性,漢娜也只能硬著頭皮搶時間,急急忙忙地對德國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造。

為了提高德國國內的軍工生產效率,法國戰役剛剛結束後,漢娜就命令新任的生產部部長施佩爾,對德國國內的軍工企業進行強制性地搬遷、整合,以便能適應戰爭期間大規模量產坦克的需要。這一整合工作從去年五月底開始,經過一年已基本完成。這種對一個國家的產業鏈進行的大調整,短期內傷害不小,更損害了不少德國資本家們的利益。而在整合過程中,德國國內的大容克們在漢娜的默許甚至鼓勵下,大肆吞併那些中小企業(注:二戰時德國的工業體系,作坊式的味道也很濃重,這也是他們軍工產量上不去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此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在過程中利益受損的人群變得更多了,也無形增強了反希特勒的力量。

等到德國對西歐和本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一系列政策推出之後,反希特勒的力量在國內更得到了急速的發展。

由於此時的希特勒在德國民眾和普通的軍隊士兵心中的威望實在太高,稍有頭腦的人都清楚發動政變趕他下臺完全是妄想,只能將一切押在了“暗殺手段”上。

慕尼黑的啤酒館,就是這些反希特勒的人士得到希特勒將在幾天後來此演講的情報後,幾天前有意在這兒放了一把火,製造了一起小火災,然後藉著裝修的機會,派人秘密地將一枚炸弓單埋在了演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