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早晨,得知英德已開始和平談判的訊息後,仙人掌迦納失態地大罵了一聲。法國戰敗後,英國在中蘇德三國的聯手擠壓下,已無法再將戰爭進行下去,這點他早有預計,卻未曾想到來得這麼快。
“只差三個月!”
仙人掌迦納在心裡恨恨地想著,如果英國能夠多支援三個月,等到美國大選結束。只要他迦納能繼續連任,他一定會撕破臉下場讓美國參戰,迦納身後的軍工財團勢力,也願意支援總統的戰爭政策。
但是,英國人太沒用,也太會自作聰明瞭。正是因為他們自作聰明地將日本人引入東南亞,逼得已視這裡為自己禁臠的美國人被迫將海軍的主要戰艦從東海岸調到西海岸,去壓制蠢蠢欲動的很不老實的日本人。以至於大西洋方向出現缺口,當七月底德國海軍高調出擊時,美國海軍在大西洋上的實力根本無力對抗。
“丘吉爾,你這是玩火自焚!”
現在的丘吉爾在英國的名聲已經象他的前任張伯倫一般地臭大街了,迦納總統為“美國人民的老朋友”的命運稍稍感嘆了一聲,就開始頭痛起歐洲正在進行的和談,以及英國和中蘇德三國停戰後美國要面臨的世界新局勢。在八月份,迦納總統和幕僚,已經使盡一切手段想要破壞英德間的和談,但是此時的英國國內反戰情緒大盛,而德國方面提出來的和談條件也不過份,想要破壞這次和談難度不小。
此次和談,並不只是英德兩家參予,還包括了蘇、德、中,甚至不久前剛剛被英國人捅了一刀的法國人,以及被拉到談判桌上的西班牙和旁聽的義大利,談判的地點選在了歐洲的中立國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
到1940年八月為止,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在南亞,總共丟掉了以下地盤。
印巴方面,他們丟掉了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這三個地方,這些地區基本被蘇聯全部佔領。而蘇聯紅軍在印巴北部南下時,中國方面的解放軍也派出幾千軍隊和數萬民工配合作戰,在八月分收復了“自古以來”的失地阿克塞欽地區——阿克塞欽(AksaiChinBasin,突厥語,意為“中國的白石灘”)。
阿賽克欽地區基本就是半無人區,解放軍佔領這兒沒費多大的力氣。數萬民工主要的任務負責後勤維護,修建新疆的道路,加強中國和這裡的聯絡。
(注:阿賽克欽地區是新疆西藏交通的必經之路,戰略價值很高。清朝雍正時在此設立拓置局管轄。1846年英國吞併查漠—克什米爾後,聲稱拉達克(原本屬中國西藏地方政府管轄的地區,是克什米爾的一部分)應歸英印政府統治。在未等清朝政府同意的情況下,英國便佔領拉達克地區。後來,在標定拉達克和西藏的邊界中,英國侵略者為了尋找一條侵略中國新疆腹地的捷徑,於1865年派遣印度測量局官員約翰遜潛入南疆地區,從拉達克進入阿克賽欽最後到達新疆的和田,透過“勘察”,繪製了一條界線,這就是約翰遜線。此線將包括阿克賽欽在內的近三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了英屬印度,使阿克塞欽變成英印克什米爾的一部分,但英國政府並未知會當時的清政府。50年代後期,中國在阿克塞欽地區修建新藏公路,引起印度不滿。印度遂以約翰遜線為依據,斷然對阿克塞欽提出領土要求,中印西段邊界爭端由此產生)
緬甸方面,解放軍佔領了克欽、撣邦大部分,這些和“自古以來”搭得上邊的土地,現在已迴歸中國。此外與其相臨的實皆省、曼德勒省,克耶三省,由於和“自古以來搭不上關係”,當地居區也不屬於漢儒文化圈,解放軍沒有直接出兵佔領,但控制這三省的地方軍閥勢力,在解放軍的暗中支援下,也紛紛宣佈“自治獨立”,脫離英國人的統治“建國”。英國駐緬甸的殖民軍,只能利用“距離”的優勢,牢牢守住靠海的幾個省份。但這些省份的從前依附英國人的地方實力派軍頭,在看到三個省份自治建國後“自己作主”的美好前景後,也紛紛動起了別樣的心思。只是受制於英國殖民地軍隊的壓制,暫時還只能老老實實,英國人在這兒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
此外印度東北靠近西藏和緬甸克欽地區相臨的一塊十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在過去幾個月裡落入解放軍之手。解放軍佔領該地後,本著“民族自治”的原則,鼓勵他們獨立建國。
印度東北各邦的民族,包括藏南地的阿魯納恰爾邦,由於相貌和中國人很相似,後世在印度其他地區經常面對各種各樣種族歧視,由於東北印度的女孩子,膚色較淺,而且和其他印度人非常不一樣,讓她們更成了印度的特產:弓雖奸犯注意的目標。歷史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