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德國人提供的部分零件,自己自產部分零件的方式,又自產了兩艘這個型別的坦克登陸艦。而後這些軍艦都參予了登陸菲律賓的前期行動,表現很令人滿意。
在做成這筆交易時,德國方面還以買五贈五的方式,賣給了日本人十輛兩棲坦克。由於買家是海軍,所以這些坦克都被劃入了日本海軍陸戰隊,成為了握在手中的心肝寶貝。
此次攻擊考愛島,其中一艘坦克登陸艦也參予其中。美國人雖然在考愛島外佈設了一些水雷,但有艦靈的指引,日軍登陸部隊很輕易地避開水雷,並在艦炮的掩護下輕鬆地衝灘登陸成功。
那艘德國進口的坦克登陸艦,在距離海岸僅有兩千米的位置,開啟前部艙門,將裝在腹內的五輛兩棲坦克一一放了出來。
按德國海軍的設計思路,這種款坦克登陸艦應當是利用漲潮時機衝灘擱淺,然後在最接近海岸的地方開啟艙門,直接放出坦克進行衝鋒作戰。但是本錢小的日本哪裡啥得這樣“奢侈”地使用坦克登陸艦。他們使用的是“保艦第一”的折衷思路,使用兩棲坦克進行浮渡衝鋒。
在放出搭載的坦克後,這艘坦克登陸艦立刻調頭遠離,他不但會遠離考愛島,甚至會暫時遠離戰場,以避免天亮後遭受美機的轟炸。日本海軍中擁有坦克登陸艦太少,比巡洋艦更經不起損失。
而在更遠一點的地方,一艘運輸艦上,一前一後兩臺吊車正咯咯作響地工作著,他透過滑軌相助,放下了四艘40噸重的重型登陸艇,其衝入海中時所激起的澎湃浪濤,讓目睹它的人都忍不住擔心這個大傢伙會不會直接一頭栽進水底再也浮不來。
這批登陸艇裡裝載的裝備同樣也是坦克,不過其是二號坦克的變形車,重量高達十八噸的二號突擊炮。一艘坦克登陸艇配套一輛二十噸以下的戰車和十幾名士兵。
這種不借助坦克登陸艦,而是透過吊車、滑軌、直接將裝載坦克的登陸艇投放到海上的技術,本身還不是太成熟,在這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傾覆事故。德國人將其提供給願者上鉤的日本人,正是想透過實戰檢驗這種設想。
不過今晚日本人的運氣很不錯,四艘登陸艇被“粗暴”地滑入海里,並沒有發生異常事故。
登陸艇上搭載的是二號坦克突擊炮和十五名士兵。
這種二號突擊炮,和歷史上德國著名的III型突擊炮是一個思路的產物,去掉坦克的炮塔,然後在車身裝上一門口徑的75毫米的加農榴彈炮,是將小車抗大炮的思路發揮到極致的產物。
美軍設在岸上的炮兵陣地都被摧毀,那四艘坦克登陸艇緊跟在兩棲坦克身後衝到岸邊捱淺成功,隨著艙門開啟,四輛II號突擊炮帶著六十名拿著G32步槍的海軍陸戰隊士兵從艇裡湧出來,配合著向岸上殘餘的美軍據點發動攻擊。
寧靜的海灘上,很快響徹起柴油機工作時獨有的“突突”聲,歐戰時德國坦克都是柴油機,但隨著戰爭結束,大部分坦克都陸續更換成了柴油發動機,賣給日本的這一批坦克更是如此。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日本海軍從德國人這兒得到好的東西並不少於陸軍。由於陸軍有太多下克上、兵變、獨走、逼宮之類的黑歷史,劣變斑斑,在年青的崇仁天皇心中大丟印象分。崇仁天皇在李華梅的鼓動下,也一心想打造屬於自己的私人武裝,於是他就把主意打到了一直很聽話和忠心的海軍身上,對於海軍陸戰隊的擴軍方案一直是全力支援,以藉此減少對陸軍軍部的依賴。
而日本的守護神大和撫閣下同樣也對海軍陸戰隊親睞有加,她甚至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幫助海軍陸戰隊購買高新裝備。現在的海軍陸戰隊,在日本海陸兩軍中,一直有著天皇的新寵,神明大和撫子的親衛隊之類的外號。
德日進行的以菲律賓巴拉島換取軍火的交易中,日本軍方得到了德國人送來的二百多條G32半自動步槍的“添頭”,崇仁天皇二話沒說,直接把這批效能優秀的德產步槍供應給海軍陸戰隊。而後向德國訂購的新式G32步槍,優先裝備的也是海軍陸戰隊。
第一批登陸考愛島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士兵,使用的步槍是清一色的G32,就單兵火力而言,甚至還在守島的美軍之上——美國海陸軍現在都正在換裝M1加蘭德半自動槍和約翰遜半自動步槍,但換裝才剛開始,軍隊中還在大量地使用舊式的春田步槍。
戰鬥在黑暗和雨後的芬芳中開始。
沒想到日本人會在這個惡劣的天氣發動攻擊作戰的駐島守軍最初時完被打蒙了。
在艦靈加持的艦隊,透過感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