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積極的人,從來都是靠旅遊業吃飯的當地人,哪怕這些當地人自己也是綠教徒。
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天大地大神明大,也大不過自己的錢袋子。
除了基督狂信徒和吃旅遊資源飯的人之間的衝突外,現在的希臘,一些對上帝信仰不夠虔誠的人,已經悄悄地拿出宙斯和雅典的雕像(原本是作為旅遊紀念品賣的),開始膜拜。在這些人心中,信上帝才是邪教,唯有希臘本土出產的“原始宗教”,才是正宗。
1943年聖誕節到來前,希臘人正在為信仰重要還是錢袋子重要,而互相“撕逼”中,整個國家亂哄哄的。就目前情況看,如此不虔誠的他們,明顯這輩子都不可能得到上帝的垂青的。
第445章火刑架
歐洲戰爭結束後,日不落帝國一度被逼到了四分五裂的邊緣。
若不是在關鍵時刻,德國人提出了“優厚”得無法想象的和談條件,當時的日不落帝國在中蘇德三家的聯手打擊下,遲早也會分崩離析。
儘管戰後英國人下了一步“妙棋”聯合日本將荷屬印尼給瓜分了,但國力始終無法恢復到戰前。而後來美國人步步緊逼的行為,更幾乎將英國人逼瘋,直到關島海戰,日本全殲太平洋艦隊後,英國人才算是喘過一口氣來。
戰後,英國從上到下陷入了反思潮。
“為什麼從一戰後,日不落帝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就一天比一天下降?”
答案其實不難找到,無非就是英國的主體人口太少,不足五千萬的人口,無法支撐起其號稱“日不落”的全球殖民地。
對於英國來說,這幾乎是無解的難題。
但是,當阿爾託利婭以“神使”的身份降臨英國後,英國政府欣喜地發現,他們似乎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
首先被英國人盯上的是他們的“老鄰居”愛爾蘭,不過在這之前,他們先解決的是北愛爾蘭的問題。
北愛問題一直都是讓英國人頭痛的老大難問題,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紀也沒有很好地解決。
英國的本土,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蘇格蘭、威爾士、英格蘭、北愛爾蘭。愛爾蘭問題,從十六世紀起就開始折騰著英國。而1922年前,整個愛爾蘭都是屬於英國的一部分。
兩家的主要矛盾之一始終於宗教信仰,英國信奉的是以自搞一套的新教,而愛爾蘭人信奉的是舊式的天主教。宗教問題,歷史殘留問題,兩地工業、人種結構的不同,種種因素累加起來,造成了社會割裂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最終,在一戰結束後,隨著英國的國力急劇下降,愛爾蘭於1922年獲得獨立,而1937年的憲法讓愛爾蘭離英國更遠。歐洲大戰期間,愛爾蘭保持中立。當英國人在大西洋上被德國海軍痛打時,旁觀的愛爾蘭人大多數的心理都是幸災樂禍。當時在愛爾蘭民眾的心中,他們甚至還一度幻想著在適當的時候落井下石,把被英國割佔走的北愛爾蘭收回。
戰後,英屬北愛爾蘭地區,教派衝突更加嚴重,信奉舊天主教的北愛人在美國人的暗中鼓動支援下,沒少在北愛地區發動暴力衝突和軍事襲擊給英國人添堵。
而阿爾託利婭出現後,其獨特的“神使”身份,一下子讓英國人看到了解決北愛問題的希望,有些頭腦發熱的人,甚至還生出了將愛爾蘭拉回英國兩家再度合併的幻想。
英國政府公佈“神使”存在後,阿爾託利婭跟著其暫時的寄靈艦進入了北愛爾蘭,以之為依託,開始了大規模的“傳教”活動。
過去的幾年裡,英國人一直在對薩菲羅斯教進行秘密調查,對他們裝神弄鬼把戲瞭解得很深入,而這一回,英國人乾脆直接“山寨”了德國人的作法。
在英國政府看來,摧毀天主教信仰,是徹底解決北愛問題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在隨後的“神聖衝擊”中,英德兩家聯手,大揭天主教的黑材料,英國人的出發點,其原因之一也正是北愛問題。對於英國政府來說,一個國家,只要一種宗教,天主教這個老是和英國政府不對路的宗教,早就該解決了。“神使”阿爾託利婭的出現,恰好給了他們解決這一問題的契機。
更妙的事,現在這麼幹的人,不止英國人一家。從大西洋西岸到太平洋東岸,整個世界島,幾個擁有“神使”的國度,現在都開始了“狂熱”的“清洗異端”的行動,搞“一國一教”的“政治氛圍”已經形成。
整個八、九月份,阿爾託利婭一直待在北愛爾蘭,打著“基督代言人”的旗號在這裡傳教。找不到“神使”撐腰天主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