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游擊隊剛成立時,只有五十人,他們襲擊了加爾各答北部的訥德唯普市的一處婆羅門高種姓人士的莊園,殺死了莊園裡全部的婆羅門成員極手下的護衛隊共計三十人。而後將該莊園主的財產分給當地賤民和低種姓人士。
而後這個名為“拉塔尼”的組織頻頻活動,幾個月內象增殖的細菌培養基一般,由最初的一地擴張到周圍兩百多公里範圍內的農村廣大地區。其主要成員人數,也很快由最初時的五十人,擴張到三個月後的數千人,甚至還在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之間的農村和山區建立了一塊完全受其控制的所謂“根據地”。
更令人恐懼的是,這支名為拉塔尼的印共遊擊隊,還公開喊出了自己的“鬥爭綱領”:依靠“達利特”(指賤民)和首陀羅,聯合吠舍,限制剎帝利,堅決消滅婆羅門和土邦領主。
其鬥爭綱領具體的內容,怎麼看都象是昔日中國蘇區革命根據地土地革命戰爭時鬥爭綱領的印度版。
比起其他方的印共遊擊隊剛剛冒頭就被英國人一棍子打死,英國人對出現在西孟加拉邦的印共遊擊隊卻反應遲鈍,隸屬於英軍直接指揮的殖民地部隊遲遲沒有出動,反而任其不斷地坐大。
該印共遊擊隊明顯得到了中國革命的“真傳”,其實行的農村土地革命的政策完全就是中國的翻版,而革命的指導思想也是中國的那套“農村包圍城市”的作戰方針。
和其他地區的印共遊擊隊不同的是,拉塔尼游擊隊對印度的婆羅門和各地的土邦首領,其態度要激進得多,完全是視為階級敵人,一經抓獲,就是堅決地消滅。幹起“打土豪分田地”之類的事時,也絕對不留餘手。
如此兇狠的“悍匪”,很快就成了印度地區的“明星”,其領導人拉塔尼的來歷身世,也隨著該組織越來越高調的活動,迅速在印度國內顯露出來。
有個膽大的英國記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