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部分(3 / 4)

力差距,日本海軍絕對無法擁有和美國海軍相等的力量,日本出動主力艦隊硬碰硬地攻擊美國本土的結果只能是全軍覆滅,那麼在實力不敵的情況下要想擊敗敵國只能靠守勢戰略,即以逸待勞來獲取勝利。於是日本海軍決定照搬日本海大海戰的經驗,在日本近海動用全部力量和勞師遠征的美國艦隊進行一次命運大決戰,一錘定音,這種戰略思想就叫作“迎擊決戰”。

其主要戰法是:日本集中艦隊的主力於日本近海(當時預先判斷的決戰戰場是小笠原群島附近),並把各水雷艦隊分散在鄰近海域,在可能海域用強力偵察巡洋艦組成大範圍搜尋網,在發現敵艦隊以後馬上集結巡洋艦對敵艦隊進行水雷戰強襲,打亂敵艦隊的陣形並儘可能的削弱敵方軍力,其後再投入主力艦和敵人進行艦隊大決戰,這時預想雙方實力就幾乎相差無幾了,而以逸待勞的日本海軍就有比較大的可能性去贏得決戰的勝利。為此,日本一方面強化其水雷戰隊的實力,另一方面積極推進八八艦隊計劃,以期能在區域性上保持對削弱後的美國遠征艦隊的優勢。

而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條約使日本想在區域性戰場和美國海軍以同等實力進行決戰的夢想破滅,因為其主力艦隻總噸位只能達到美國主力艦隻總噸位的60%”,於是日本修正“迎擊決戰”戰法為“九段漸滅作戰”戰法,不單純依靠最後的大決戰,而是,利用從潛水艦到戰列艦的各種海軍兵器,分段逐次地消滅美國艦隊,其中的關鍵核心為四支打擊力量。

即:遠洋潛水艦部隊,岸基航空兵部隊,強力水雷戰隊,主力艦部隊,他們都擔負著所謂的漸滅作戰任務,既在不同的階段打擊敵方艦隊的任務。

其主要作法是:第一段,遠洋偵察與打擊,日本海軍預測,一旦日美開戰,美軍艦隊主力將從西海岸移師珍珠港,此時派出遠洋潛水艦嚴密監視美主力行動,並尋機襲擾。

第二段,叢集雷擊,美艦隊由珍珠港駛出後,立即使用大批潛水艦輪番攻擊米艦隊;第三段,遲緩登陸,當美國艦隊接近馬紹爾群島,準備登陸前,以潛水艦部隊再次予以攻擊,削弱敵人並遲緩敵人登陸,爭取時間;

第四段,內南洋前哨戰(這也是九段作戰的預想主戰場,需要大量消耗敵人實力的區域)美軍開始進攻內南洋諸島,此時以超級戰列艦(即大和級戰艦)加上空母與以攻擊,使敵艦隊混亂;

第五段,內南洋潛水戰,由潛水艦部隊痛擊混亂中的美國艦隊;第六段,航空攻擊,內南洋陸基航空兵力全力攻擊敵軍艦隊,給予敵艦隊最大之殺傷;第七段,內南洋水雷強襲戰,日本海軍主力夜戰部隊,將對美艦隊發動夜間水雷強襲;第八段,內南洋機動作戰,主力空母機動部隊全力攻擊敵艦;第九段,最後大決戰,戰艦部隊終於登場,掃清最後的殘敵,日本海軍大獲全勝……

而在1938年,大和撫子(李華梅)這個不科學的艦魂存在加入日本海軍後,針對她可怕夜間的索敵能力,日本人在原有九段漸滅作戰思想,圍繞著大和撫子閣下逆天的索敵能力,又進行相應的改進。

到1941年年底時,日本軍部已經確定要和美國海軍一戰。

就連從前最不願意和美國開戰的山本五十六,也不得不承認,此時的日本對美國宣戰的國際戰略環境,已經“好得不能再好了”。

這個國際戰略環境有多好呢?

美國國會野心勃勃的,一年下水一個艦隊的海軍擴充方案,其大手筆的作風,著實將各國海軍嚇了一大跳,更將英國人也嚇壞了。美國海軍誇張的擴軍行動,除了讓美國人臭屁了一回外,在國際上收割到的只有警惕和敵意。

因為貿易糾紛,英美關係在這半年裡急劇惡化,英國人幾乎是露骨地對著盟友日本揮舞著英鎊,鼓動日本對美宣戰。為了達成這一目的,英國方面對日本的要求幾乎都是有求必應。軍工科技,石油,武器彈藥,完全是要什麼給什麼。

而歐洲的另一個強國德國人,表面上不作聲,但暗地裡做的手腳,對日本的支援,甚至要大過英國人。

除了以近乎白送的價格拋售大批武器,以及提供令人眼饞的軍工技術支援外,德國人還在1942年四月,這個開戰前的關鍵節點,透過向中國出售魚雷艇為掩護,向日本出售了三十八條S3型魚雷艇——對外宣稱的賣給中國的四十條魚雷艇,其實只有兩條賣到中國,餘下的買家是日本。

在日本海軍制定的奇襲美國艦隊的作戰方案裡,魚雷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雖然日本國內也擁有大量的魚雷艇,但德國的兩百噸級的S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