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子都未必做得好。”
用模具來鑄造東西固然很快,可是模具的製作本身就極為複雜,甚至要比鑄造物品更難,因為模具一般都用銅鐵,加工很不容易,但是非常耐用。
楊潮看到那張紅木桌板,突然腦子一動。
“劉東家能不能用木頭做模具?”
楊潮突然問道。
劉東家腦子也是一頓,當即反應過來:“對啊,也可以用木頭做模子啊。”
他能想到用桌面作為底子,卻疏忽沒想到可以用木頭來製作模具,木頭模具就比銅鐵模具製作要簡單多了。
銅鐵模具比木頭模具更為耐用,更節省成本,因此從來沒人用過木模。但是這次他們需要的是時間,而不是成本問題。
所以經過楊潮這一提醒,劉東家腦子裡立刻就出現了要製作的模具的形狀,就差請木匠幫忙打造了。
事不宜遲,當即表示要去請木匠。
楊潮連忙讓他停住,介紹高木匠給他,高木匠是兵仗局的木匠,手藝精湛,不是一般木匠能比的,經常為宮殿、廟宇雕刻木雕。
不是同為監局匠戶的關係,楊潮父親也不會認識他。
劉東家一聽,立刻答應,他確實不認識現成的好雕工。
劉東家同時開始揮筆著手,畫出模具的圖案來。
然後將圖案,拜託楊潮交給木匠去雕出來。
高木匠此時就在楊潮家裡,因為楊潮更改了設計,他打造的那個車廂也要重新改改。
幸好現在天下不太平,已經好幾年沒有人請他雕過東西了,所以高木匠很閒暇,有的是時間給楊家做活。
一聽楊潮和劉東家的要求,高木匠表示雕刻並不算難,他五天就能做出來。
但是楊潮要求加緊時間,他可以晚上連夜趕工,但三天也是最短的了。
焦急的等了三天。
這邊劉東家不敢把全部希望都放在高木匠那裡,也不敢保證木質模具好用。
所以他兩手準備,連夜就澆築出來一張膠版,讓徒弟開始手工雕花,這樣將來模具不行,他也有東西交給楊潮。
看到劉東家的破費,楊潮當即保證:“劉東家放心,事成之後少不了你的好處,我做主給你一百兩貨款!”
劉東家苦笑道:“謝謝楊公子。不怕說句虧心話,要是換一個人,兩百兩銀子,小老兒也不會接的。”
楊潮冒用朝廷大員的名義確實一開始震懾住了他,接著要的東西他都沒見過,更是讓他不懷疑了,一般人家怎麼可能用這種東西。
即便是要用在窗戶之上,也沒有那麼大的,沒有那麼精緻的,除了官宦人家,他不相信有人會要這個東西。
三天後,高木匠如期將木模做好,基本上就是兩塊木板,其中一個上面有雕刻的圖案,另一塊直接是一塊平整的底板,這樣直接就能澆築出帶有壓紋圖案的明膠玻璃來。
劉東家一直都在熬膠,隨時都在準備著,模具到了之後,當即澆築,第二天早上就成形取了出來。結果並不算好,木料沾了好大一塊膠版,繼續澆築,而且在平整的模板上提前抹了厚厚的桐油,第二塊膠版終於合格。
膠版做好後,劉東家還要做打磨,用軟皮子一點一點的將明瓦板打磨的溜光鋥亮,接著在上面上色,最後等顏料幹了後,才塗了一層蜂蠟,這樣彩繪會一直鮮豔永不退色。
等這塊明瓦板完全做好的時候,已經用掉了八天,總算是提前了兩天。
然後又讓木匠將幾塊明膠玻璃裝到了馬車上去,一輛相當於裝有特殊玻璃的豪華馬車這才大功告成。
王瀟日日來楊家看進度,馬車一做好,他立刻就拉走。
楊潮一直把他送到了運河邊,王瀟打算連夜就走,並且日夜不息的趕路,一定要保證準時到淮安。
終於交貨了,楊潮對這個禮物的滿意度,達到了滿分,幾乎不可能做的更好了。
至於史可法能不能接受,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不過楊潮有九成把握,比上次的五成把握高多了。
在聚寶門(後世中華門)外,看著王瀟帶人將馬車拉上早就等待了多日的一艘漕船上,楊潮又不放心的仔細叮嚀了王瀟一番,這才看著王瀟的船慢慢駛開。
楊潮心中暗道,如果此次成功,自己不但是幫了王瀟一個大忙,也將自己跟明末風雲人物史可法牽扯到了一起。
一直看著漕船遠去,楊潮才慢慢往家走去。
結果到家門口的時候,家裡卻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