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3 / 4)

小說:回到明末當軍閥 作者:標點

求盡心盡力罷了。”

董小宛此時笑道:“圓圓太謙虛了,誰不知道圓圓的崑腔蘇州第一。要我看啊,就是放在整個江南,那都是第一無疑。”

蘇州是明代的戲曲中心,崑曲就發源於這裡,梨園戲院非常常見,名角的地位也較高。

南京“名妓仙娃,深以登場演劇為恥,若知音密席,推獎再三,強而後可,歌喉扇影,一座盡傾,主之者大增氣色,纏頭助採,遽加十倍。”

南京的風氣,是以演戲為恥的,因此一個名妓如果登臺唱戲,那是有shi身份的,願意演戲那是給主人莫大的面子,主人一定要給十倍的纏頭費,不然就是小氣了。

但是蘇州風氣就很開放了,陳圓圓出身梨園,小時候父親死的早,被姨夫收養,姨夫是一個喜歡戲劇的,經常邀請名角戲班在家裡演戲,陳圓圓冰雪聰明,時間一久,竟學會了。

後來姨夫夫婦死後,陳圓圓被賣到了一家戲班,就靠著在大戶人家走場串戲為生。

光靠唱戲,陳圓圓就在蘇州擁有了極大的名氣,這在南京是不可想象的。

後來被人贖身做妾,不容於正室,陳圓圓只能投身青樓為生,一時間成為蘇州名妓。

“那就有勞陳姑娘了。”

楊潮感謝到。

董小宛此時笑道:“那小女子呢,楊公子有何吩咐。”

楊潮笑道:“吩咐不敢當。”

董小宛道:“楊公子還是吩咐吧,聽說楊公子無利不起早,我怕太沒用,被公子趕走。”

楊潮不由愕然,認真看去,卻發現董小宛正在偷笑,才知道是開玩笑,自己也笑了。

不過楊潮頓時發現,董小宛交際能力果然很強,幾句話就消除了兩人之間的陌生感。

第九十二節品牌經營

陳圓圓和董小宛來到金釵樓後,柳如是等名妓也時常來探望,準確的說,她們是來探望董小宛的。

董小宛雖然是蘇州人,自幼也是富商之家出身。

父親是一個老秀才,沒有兒子,自小把董小宛當男兒教,因此董小宛學到了滿腹經綸。

可惜家道中落,父親暴亡,母親也重病,當時董小宛才十三歲。

她一個人,孤身來到南京,在秦淮河找了家青樓賣藝,但是清高孤傲、堅不賣身,得罪不少有頭有臉的客人,讓鴇母很惱怒。

董小宛也在南京待不下去了,反正她跟青樓是賣藝關係,沒有賣身給青樓,來去自如,乾脆就回到了蘇州。

可是母親生病已經債臺高築,債務可以拖延,但是病卻不能拖,董小宛沒多久,被迫將自己賣進了蘇州青樓。

幸虧董小宛在南京闖出了一番名頭,因此青樓鴇母也不敢為難,依然允許她不用賣身,而這時候董小宛受到生活所迫,也性情改變,開始學會了曲意逢迎,倒比在南京時候,人緣好的多了。

蘇州青樓的經營也獨具特色,不像南京城,就是一群文士才子,請一個名妓陪坐,然後詩詞歌賦的扯閒篇,蘇州的文士才子,還喜歡名山大川,喜歡出遊,因此蘇州青樓就開發了一種陪遊業務。

董小宛經常陪人出入名山大川,遊虎丘自然最多,但也有些豪富請他陪遊太湖、登黃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不但受到了名山大川自然風光的薰陶,也結交了大大小小不少名士。

其中就包括南京大大小小許多名妓。

陳圓圓就不陪遊,只是在梨園唱戲,因此她交遊範圍就小,基本上侷限在蘇州一地。

鄭妥娘之後,還有崔科、顧喜、尹子春等人。

這些人也都是兩三千兩的收入,不過也是一筆鉅款了。

最後由李香君收官,李香君登臺的時候,風頭最盛,楊潮請來的客人檔次也最高,連南京六部中的一些官員都請來了,商人也都是豪商。

這次收益自然更多,足足收了一萬兩銀子,算是一個完美的收官。

收官後,自然是算賬。

康悔的賬本清清楚楚。

楊潮把王瀟一起請來。

康悔拿出賬本一一對賬。

“第一次顧湄的會上,我們收到了禮金兩千六百六十兩,第二次柳如是、卞賽、卞敏的會上,我們收到了——”

“直接報總賬!”

康悔一條一條報賬,楊潮打斷他,讓他直接報總賬。

康悔道:“好吧,總共是三萬三千兩,分出去了一萬七千兩,餘額一萬六千兩!”

對於分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