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3 / 4)

小說:回到明末當軍閥 作者:標點

會娶你,我決不食言!”

董小宛輕輕搖頭:“我本來以為會很傷心,但是你來了,我就不傷心了。”

楊潮嘆道:“你放心,等著我。”

董小宛再次搖頭:“罷了。其實做不做妾都不重要。如果你有心,我做一個外室也好。”

外室說白了就是後世的小三,在外面偷偷養的女人。

但是楊潮卻很堅定:“我楊潮從來守承諾,尤其是沒有騙女人的習慣。”

董小宛突然笑了:“你騙的還少嗎?”

楊潮道:“我何曾騙過。你切安心等我,倭國就別去了。我會給你準備一個意想不到的聘禮!”

董小宛卻堅持:“不,我一定要去!”

看到董小宛堅定的眼神,楊潮嘆息了一聲,她知道董小宛的心思,覺得她去日本能夠幫到楊潮,所以堅決要去。

楊潮點點頭:“其實去看看也不錯,倭國並不像傳說中那麼可怕!”

勸慰住了兩個女子後,楊潮回到軍營,這幾天軍中出了一點事。

不是訓練的問題,也不是步兵的問題,而是水兵的問題。

張大桅現在已經是水軍副將,手下一百艘大船,三百艘中等船,縱橫長江下游遇不到任何敵手。

可是他最近卻屢屢遇到難題。

是市舶司的難題。

市舶司的事情,絕對不是什麼小事。

楊潮為了得到市舶司,重開大明海貿,可謂是費盡心機。

其中最大的讓步就是自籌軍餉一事。

此時北方覆滅,朱慈烺新軍登基,可是他面對的是一個爛攤子。

可謂天下半壞。北方自然不用說了,就說南方。

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時候,長江以北的湖北基本上被他佔領。而南方整個湖南以及江西兩府都被張獻忠完全控制,朝廷能控制住的地盤只有一個武昌。之後張獻忠突然進入四川,明軍才收復了湖南部分州府。

可是長期的戰亂,讓湖廣顯然無法向新朝廷提供糧食軍餉,而江南地區因為桑蠶茶葉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其實已經開始依靠湖廣的的糧食來供養了,所謂湖廣豐則天下足。

失去湖廣就失去了相當一個糧食來源地。

幸好楊潮扶持皇太子繼位,毫無爭議的繼承權,讓江南大多數地區都上表朝賀。相當於承認了朱慈烺的君權,表面上算是穩定住了江南局勢。

但是光靠江南的餉銀,確實是捉襟見肘。

可是朝臣不能不發俸祿吧,就算朝臣暫時不發俸祿,可是軍隊總不能不發餉。

光是江北四鎮,朝廷規定每鎮額兵三萬,每年供應米二十萬石、銀四十萬兩,由於湖廣的失陷,江南大米價格暴漲,一擔米一度漲到了五兩銀子。好在這幾月終於回落,但也穩定在了三兩銀子,所以一年要供應四鎮八十萬擔大米。價值二百四十萬兩,餉銀一百六十萬兩,總計四百萬兩。

但這只是朝廷給四鎮的定額,四鎮可沒有那麼聽話,一個個佔據了地盤之後,就是瘋狂擴軍,他們打的理由則是北伐光復中原,其中劉澤清說“奏進取之計,募數十萬之兵。儲數十萬之餉,備馬十餘萬。整頓器械一二年,乃可渡河”。

打著這種幌子。四鎮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三十萬,同時一個勁的向朝廷摧餉,還以李自成和清軍嚇唬朝臣,說沒有軍餉就擋不住李自成南下了,文臣們就只能一個勁的給江北送去銀子和大米。

而朝廷到目前為止徵到的稅糧總計“東南餉額不滿五百萬,江北已給三百六十萬。”

收來的稅大部分都給了江北四鎮,可是四鎮依然說餉銀不夠,士兵沒有戰心甚至有譁變的跡象,把文官們嚇的不輕。

本來新君登基為了收攏人心,一般都是要減賦稅的,也有朝臣建議依照舊例減免江南一部分賦稅。

此時就連史可法都不敢同意:“天下半壞,歲賦不過四百五十餘萬,將來軍餉繁費,則練餉、剿餉等項未可除也。”

不但不能減少,而且還需要加賦,但是這種提議被楊潮否決了,他堅持不能加賦,已經逼反了西北,逼的農民軍都打進了北京,要是把江南也逼反了,那這天下還如何收拾。

如果不減賦,戶部統計:“時正項所入止六百二十萬,養四鎮軍所出至七百五十餘萬,通計每年正項缺一百五十萬”。

這還是隻養四鎮軍隊的,如果加上武昌的左良玉,缺額則更大。

工部與戶部上言:“今天下兵馬錢糧通盤打算,缺額至二百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